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营口白沙湾氮、磷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量控制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环境容量及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环境容量概述第11-13页
        1.2.2 水环境容量的发展第13-15页
    1.3 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第15-19页
        1.3.1 箱式模型计算法第15-16页
        1.3.2 浓度场分担率法第16-18页
        1.3.3 最优化法第18页
        1.3.4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第18页
        1.3.5 海水交换法第18-19页
        1.3.6 模型试算法第19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水质质量的模糊评价第21-40页
    2.1 环境质量评价第21页
    2.2 常用水质评价方法介绍第21-23页
        2.2.1 指数评价法第21-22页
        2.2.2 模糊评价法第22页
        2.2.3 灰色评价法第22页
        2.2.4 物元分析法第22页
        2.2.5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第22页
        2.2.6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第22-23页
    2.3 白沙湾水质调查数据与单因子评价第23-25页
        2.3.1 海域自然概况第23页
        2.3.2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第23-25页
    2.4 水质单因子评价第25-27页
    2.5 水质模糊评价模型第27-29页
    2.6 利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价水质第29-31页
    2.7 氮、磷动态变化分析第31-38页
        2.7.1 调查结果第31-33页
        2.7.2 氮、磷动态特征分析第33-35页
        2.7.3 污染物浓度与距岸距离的关系第35-37页
        2.7.4 污染物浓度与海流的关系第37页
        2.7.5 污染物浓度与潮位的关系第37-38页
    2.8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环境容量计算第40-60页
    3.1 海水交换率法计算环境容量第40-43页
        3.1.1 海水交换率法数学计算模型第40-41页
        3.1.2 环境容量计算因子确定第41-43页
        3.1.3 海水交换法计算结果第43页
    3.2 数值模拟模型第43-49页
        3.2.1 潮流数值模拟第43-44页
        3.2.2 差分方程第44-45页
        3.2.3 相关输入参数第45-46页
        3.2.4 模型的验证第46-48页
        3.2.5 流场特征第48-49页
        3.2.6 污染物水质扩散模型第49页
    3.3 模型试算法计算环境容量第49-58页
        3.3.1 水交换率及水交换过程第49-51页
        3.3.2 排放口的分配率及响应系数场第51-54页
        3.3.3 无机氮现状环境容量计算第54-55页
        3.3.4 活性磷酸盐现状环境容量计算第55-56页
        3.3.5 活性磷酸盐剩余环境容量第56-58页
    3.4 计算结果比较第58-60页
第4章 白沙湾水体污染负荷量控制方案设计第60-65页
    4.1 白沙湾污染负荷量控制思路第60-61页
    4.2 白沙湾负荷量控制的减排原则第61-62页
    4.3 白沙湾负荷量两种减排措施比较第62-63页
    4.4 白沙湾负荷量控制的减排效果第63-65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骆驼蓬碱酰肼类衍生物的杀线虫活性初步研究
下一篇:鱼藤酮皮肤吸收后对大鼠脑部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巴戟天保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