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煤层分层开采巷道布置与支护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8-20页 |
1 绪论 | 第20-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2 采场留设护巷煤柱稳定性分析 | 第27-46页 |
2.1 煤柱应力分布规律 | 第27-34页 |
2.2 护巷煤柱留设宽度 | 第34-40页 |
2.3 煤柱留设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底板岩体采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46-65页 |
3.1 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底板岩体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 第46-50页 |
3.2 支承压力在底板的传递规律分析 | 第50-56页 |
3.3 底板受扰动破坏深度分析 | 第56-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下层位巷道布置方案设计 | 第65-101页 |
4.1 下层位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确定方法 | 第65-68页 |
4.2 巷道布置设计方案 | 第68-72页 |
4.3 下层位巷道布置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 第72-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5 厚煤层分层开采巷道支护方案设计 | 第101-113页 |
5.1 巷道支护设计原则 | 第101-102页 |
5.2 支护体系与围岩体系时空关系 | 第102-103页 |
5.3 锚杆支护对巷道围岩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5.4 下层位巷道支护分析 | 第108-11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6 结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作者简历 | 第120-12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