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 第10页 |
1.3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1.4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11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第二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与动力弹塑性分析法 | 第12-28页 |
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第12-26页 |
2.1.1 概述 | 第12-13页 |
2.1.2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 第13-14页 |
2.1.3 结构构件单元介绍 | 第14-16页 |
2.1.4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2.1.5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确定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 | 第19-26页 |
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法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第三章 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小震弹性研究 | 第28-55页 |
3.1 工程简介 | 第28-32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28-29页 |
3.1.2 结构体系、平面布置及主要构件参数 | 第29-32页 |
3.1.3 抗震设防烈度、基本风压、基本雪压 | 第32页 |
3.1.4 设计主要活荷载(可变荷载)取值 | 第32页 |
3.2 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参数及抗震设防目标 | 第32-34页 |
3.2.1 地震参数取值 | 第32页 |
3.2.2 抗震等级及抗震加强措施 | 第32-33页 |
3.2.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目标 | 第33-34页 |
3.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 第34-45页 |
3.3.1 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34-35页 |
3.3.2 主要计算结果 | 第35-43页 |
3.3.3 计算结果汇总及分析 | 第43-45页 |
3.4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补充分析——弹性时程分析 | 第45-54页 |
3.4.1 分析目的及参数选取 | 第45-47页 |
3.4.2 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谱对比 | 第47-48页 |
3.4.3 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48-53页 |
3.4.4 弹性时程分析结果汇总及分析结论 | 第53-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第四章 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55-77页 |
4.1 概述 | 第55页 |
4.2 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5-66页 |
4.2.1 软件原理 | 第55-56页 |
4.2.2 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56-66页 |
4.3 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66-75页 |
4.3.1 软件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66-67页 |
4.3.2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67-75页 |
4.4 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