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沟通对货币市场影响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中国2006~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1 中央银行沟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1.1 中央银行沟通的具体涵义 | 第19-20页 |
2.1.2 中央银行沟通的内容 | 第20-21页 |
2.1.3 中央银行沟通的方式 | 第21页 |
2.1.4 中央银行沟通的有效性 | 第21-22页 |
2.2 货币市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2-25页 |
2.2.1 货币市场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2.2.2 货币市场的构成 | 第23页 |
2.2.3 货币市场的功能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央银行沟通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机理 | 第26-30页 |
3.1 中央银行沟通的作用路径 | 第26-27页 |
3.2 中央银行沟通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中央银行沟通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计量方法与变量选取 | 第30-37页 |
4.1 计量方法介绍 | 第30-32页 |
4.1.1 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30-31页 |
4.1.2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 第31-32页 |
4.2 变量选取 | 第32-35页 |
4.2.1 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量化 | 第32-34页 |
4.2.2 货币市场变量选取 | 第34-35页 |
4.2.3 其他相关变量选取 | 第35页 |
4.3 数据说明 | 第35-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37-47页 |
5.1 相关检验 | 第37-39页 |
5.1.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37-38页 |
5.1.2 变量协整关系检验 | 第38-39页 |
5.2 模型的设定 | 第39-42页 |
5.2.1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5.2.2 约束条件的设定 | 第40-42页 |
5.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第42-45页 |
5.3.1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第42-44页 |
5.3.2 方差分解 | 第44-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6.2.1 构建良好的中央银行沟通环境 | 第48页 |
6.2.2 规范中央银行沟通操作制度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