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数据、图像处理及录取论文

基于MC509的DTU点对点无线通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背景介绍第15页
    1.2 DTU方案介绍第15-19页
        1.2.1 DTU简介第15页
        1.2.2 DTU技术架构第15-19页
        1.2.3 DTU产品/技术发展现状第19页
    1.3 DTU方案基本实验第19-23页
        1.3.1 硬件简介第20页
        1.3.2 板卡基本操作步骤第20-21页
        1.3.3 板卡基本操作说明第21-23页
    1.4 本文研究范围与内容安排第23-25页
第二章 串口通讯程序开发第25-29页
    2.1 串口通讯简介第25页
    2.2 串口通讯编程实现第25-27页
        2.2.1 开发方式选择第25页
        2.2.2 初始化端第25-26页
        2.2.3 端口写数据第26页
        2.2.4 端口读数据第26-27页
    2.3 串口通讯处理第27-29页
        2.3.1 通讯处理方式第27页
        2.3.2 数据流第27-28页
        2.3.3 缓存类第28-29页
第三章 DTU功能配置方法第29-51页
    3.1 AT指令集第29-39页
        3.1.1 AT指令简介第29-30页
        3.1.2 串口控制指令集第30-31页
        3.1.3 网络数据服务指令集第31-36页
        3.1.4 SMS短消息指令集第36-39页
    3.2 AT指令控制编程实现第39-44页
        3.2.1 AT指令通用程序流程第39-41页
        3.2.2 AT指令特殊程序流程第41-44页
    3.3 DTU配置过程与改进第44-51页
        3.3.1 基本流程第44-45页
        3.3.2 改进一:发送短消息第45-46页
        3.3.3 改进二:请求/应答同步第46-47页
        3.3.4 改进三:自动维护连接第47-51页
第四章 DTU数据流解析算法第51-61页
    4.1 数据流解析实验方法第51-54页
        4.1.1 试验框架第51-52页
        4.1.2 数据帧格式设计第52页
        4.1.3 数据统计与错误捕获第52-54页
    4.2 问题诊断与算法改进第54-61页
        4.2.1 问题:存在“^DSDORMANT”提示符第54页
        4.2.2 问题:数值大于 0x7F的字节被自动转码第54-55页
        4.2.3 问题:帧头帧尾过短,会遇到相同值的数据第55页
        4.2.4 问题:数据 0x00后数据全部丢失第55-56页
        4.2.5 问题:数据 0x0A自动替换为 0x0D 0x0A第56页
        4.2.6 问题:“^IPDATA”指示符的前后回车换行符第56-57页
        4.2.7 问题:“^IPDATA”指示符可能夹杂在数据帧内第57-59页
        4.2.8 问题:“^IPDATA”通知不完整第59-61页
第五章 DTU程序实现与传输测试第61-69页
    5.1 DTU子程序基本说明第61-63页
    5.2 DTU数据传输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3-65页
    5.3 DTU通讯中断现象分析第65-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协同进化和谱聚类的大规模数据集快速聚类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高速串行交换的通用信号处理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