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施补华诗歌批评理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 施补华生平、交游考述第13-22页
    第一节 施补华生平考第13-16页
    第二节 施补华交游考第16-22页
        一、施补华与戴望、凌霞等同郡人第17-18页
        二、施补华与谭献第18-19页
        三、施补华与袁昶、李慈铭第19-22页
第二章 施补华的历代诗歌批评第22-51页
    第一节 施补华的两汉及魏晋南北朝诗歌批评第22-29页
        一、两汉诗歌批评第22-24页
        二、魏晋南北朝诗歌批评第24-29页
    第二节 施补华的唐代诗歌批评第29-47页
        一、初唐诗歌批评第29-30页
        二、盛唐诗歌批评第30-41页
        三、中晚唐诗歌批评第41-47页
    第三节 施补华的宋代诗歌批评第47-51页
第三章 施补华的诗歌批评理论第51-66页
    第一节 诗歌辨体意识第51-57页
        一、论古诗第51-53页
        二、论律诗第53-55页
        三、论绝句第55-57页
    第二节 诗歌审美论第57-66页
        一、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第57-60页
        二、诗教为本,得体为上第60-62页
        三、诗贵真情,各具面目第62-64页
        四、刚笔见魄力,柔笔出神韵第64-66页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行人司与《行人司书目》研究
下一篇:太昊陵祭典庙会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