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理论研究不同功能化基团修饰有机D-π-A型敏化剂对DSSC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2-29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2-14页
    1.3 衡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指标第14-18页
        1.3.1 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的因素第14-17页
        1.3.2 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的因素第17-18页
    1.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光敏染料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21-23页
        1.5.1 选题依据第21-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9页
第2章 量子化学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第29-44页
    2.1 量子化学基础第29-34页
        2.1.1 薛定谔方程第29-30页
        2.1.2 Hartree-Fock方程第30-31页
        2.1.3 Hartree-Fock-Roothaan方程第31-34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第34-39页
        2.2.1 Thomas-Fermi模型第34-35页
        2.2.2 Hohenberg-Kohn定理第35页
        2.2.3 Kohn-Sham方法第35-36页
        2.2.4 交换-相关泛函第36-39页
    2.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第3章 理论表征与设计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具有不同 π 桥的高性能二芳胺芴类光敏染料第44-60页
    3.1 前言第44-46页
    3.2 计算细节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5页
        3.3.1 几何结构,光捕获能力与电子注入驱动力第47-50页
        3.3.2 垂直方向偶极矩以及光激发后电子转移数目第50-53页
        3.3.3 化学结构修饰的作用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第4章 理论研究D-π-A型光敏染料中 π 桥构筑单元连接顺序的不同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0-73页
    4.1 前言第60-61页
    4.2 计算细节第61-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69页
        4.3.1 连接顺序对光捕获效率与电子注入驱动力的影响第62-66页
        4.3.2 连接顺序对电子注入数目的影响第66页
        4.3.3 连接顺序对电子复合的影响第66-68页
        4.3.4 连接顺序对染料垂直方向偶极矩的影响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第5章 理论设计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高效有机光敏染料:香豆素给体修饰高效C219分子第73-87页
    5.1 前言第73-75页
    5.2 计算细节第75-7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6-83页
        5.3.1 电子给体的改变对半导体导带移动的影响第76-77页
        5.3.2 电子给体的改变对半导体导带中电子密度的影响第77-81页
        5.3.3 电子给体的改变对光捕获效率的影响第81-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6章 理论研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应用于非碘电解质溶液中的高效受体基团第87-103页
    6.1 前言第87-88页
    6.2 理论计算细节第88-89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9-98页
        6.3.1 光捕获效率,电子注入效率以及染料再生效率第89-91页
        6.3.2 分子 1(DCRD)可能存在的吸附方式第91-92页
        6.3.3 受体基团的改变对半导体导带移动的影响第92-93页
        6.3.4 受体基团的改变对电子复合的影响第93-95页
        6.3.5 受体基团(DCRD)的进一步优化第95-98页
    6.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在学期间已(待)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金属氧簇晶态材料:合成与生物医药、传感、照明和光催化特性研究
下一篇:铱配合物的光电性能调控:材料设计与发光器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