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无名氏小说创作中的基督教色彩 | 第12-30页 |
一、《圣经》语言——叙述方式的择取和语言化用 | 第12-22页 |
(一) 拟《圣经》文体——话语方式的借鉴与抒情文体的运用 | 第13-16页 |
(二) 《圣经》语汇——词汇的移植与意义的转化 | 第16-21页 |
(三) 《圣经》原文引用——丰富文本与表达情感 | 第21-22页 |
二、“塔里的女人”们——仿圣经式的人物形象 | 第22-30页 |
(一) 慈爱的“圣母”形象——郑蕴如 | 第23-25页 |
(二) 灵动的“天使”形象——瞿萦 | 第25-27页 |
(三) 堕落的“魔鬼”形象——莎卡罗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无名氏小说创作中的佛教色彩 | 第30-43页 |
一、不圆满的爱情——空苦无常的悲剧情怀 | 第30-34页 |
二、“空灵”格调——浑然天成的浪漫禅境 | 第34-38页 |
三、在困顿中寻求“圆全”——生命本相的多重拷问 | 第38-43页 |
第三章 无名氏小说创作中的宗教反思 | 第43-56页 |
一、走向西方到回归东方——无名氏对基督教和佛教的反思 | 第43-48页 |
二、融于自然的“悟道”——“道”的精神指引 | 第48-52页 |
三、“大宗教”理想的建构——信仰的升华与文化的新生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