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父亲在位 | 第10-13页 |
1.1.1 父亲在位的概念 | 第10页 |
1.1.2 父亲在位理论研究模型 | 第10-11页 |
1.1.3 父亲在位的测量 | 第11页 |
1.1.4 父亲在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 生活满意度 | 第13-15页 |
1.2.1 生活满意度的概念 | 第13页 |
1.2.2 生活满意度研究的理论模型及测量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乐观 | 第15-19页 |
1.3.1 乐观的概念 | 第15-16页 |
1.3.2 乐观的心理结构 | 第16-17页 |
1.3.3 乐观的测量 | 第17-18页 |
1.3.4 乐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5 乐观的干预研究 | 第18-19页 |
1.4 乐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第19页 |
1.5 问题提出 | 第19-21页 |
2 研究一父亲在位状况,父亲在位、生活满意度、乐观的关系以及乐观的中介作用 | 第21-41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2.3 研究工具和对象 | 第21-27页 |
2.3.1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2.3.2 测量工具的信度检验 | 第22-23页 |
2.3.3 研究工具的效度检验 | 第23-27页 |
2.4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2.5 数据处理软件 | 第27-28页 |
2.6 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2.6.1 大学生父亲在位水平的现状 | 第28-32页 |
2.6.1.1 不同性别大学生父亲在位的比较 | 第28-29页 |
2.6.1.2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父亲在位水平的比较 | 第29页 |
2.6.1.3 不同专业大学生父亲在位水平的比较 | 第29-30页 |
2.6.1.4 不同居住地大学生父亲在位水平的比较 | 第30-31页 |
2.6.1.5 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父亲在位水平的比较 | 第31-32页 |
2.6.1.6 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父亲在位水平的比较 | 第32页 |
2.6.2 父亲在位、生活满意度、乐观反应变量及各因子的描述性统计 | 第32-34页 |
2.6.3 父亲在位、生活满意度、乐观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2.6.4 父亲在位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 | 第35页 |
2.6.5 父亲在位对乐观的预测作用 | 第35-36页 |
2.6.6 乐观的中介作用 | 第36-37页 |
2.7 讨论 | 第37-41页 |
2.7.1 大学生父亲在位水平的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2.7.2 父亲在位、乐观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 第39-41页 |
3 研究二:乐观干预研究 | 第41-46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41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3.3.1 研究被试 | 第41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41页 |
3.3.3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3.4 研究过程 | 第41-43页 |
3.4.1 研究设计 | 第41-42页 |
3.4.2 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 第42-43页 |
3.4.3 后测 | 第43页 |
3.5 统计方法 | 第43页 |
3.6 研究结果 | 第43-45页 |
3.6.1 实验组与控制组乐观水平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43-44页 |
3.6.2 实验组与控制组生活满意度水平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44-45页 |
3.7 讨论 | 第45-46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4.1 研究一结论 | 第46页 |
4.2 研究二结论 | 第46页 |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6页 |
4.4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1 | 第50-54页 |
附录2 | 第54-60页 |
附录3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