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阜平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1.5.1 创新点 | 第18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阜平县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30页 |
2.1 阜平县经济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2.1.1 阜平县经济概况 | 第19-20页 |
2.1.2 阜平县经济发展总量指标 | 第20-22页 |
2.1.3 阜平县经济增长结构变化 | 第22-23页 |
2.2 阜平县金融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2.2.1 阜平县金融机构数量 | 第23页 |
2.2.2 阜平县金融机构存贷款量 | 第23-26页 |
2.2.3 阜平县金融结构相关指标 | 第26-28页 |
2.3 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阜平县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0-37页 |
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0-32页 |
3.1.1 经济发展变量的选取 | 第30页 |
3.1.2 金融发展变量的选取 | 第30-31页 |
3.1.3 数据的来源 | 第31-32页 |
3.2 模型检验 | 第32-34页 |
3.2.1 单位根检验 | 第32页 |
3.2.2 协整检验 | 第32-33页 |
3.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3-34页 |
3.3 结论 | 第34-37页 |
第4章 金融支持阜平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4.1 金融机构自身缺陷 | 第37-38页 |
4.2 金融机构效率低下 | 第38-39页 |
4.3 信贷投向结构不合理 | 第39-40页 |
4.4 存贷比低下,资金外流 | 第40页 |
4.5 扶贫贷款担保机制不完善 | 第40-41页 |
4.6 信用环境差 | 第41-42页 |
第5章 金融支持阜平县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2-50页 |
5.1 完善金融机构自身不足 | 第42-43页 |
5.2 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第43-45页 |
5.2.1 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公司 | 第43-44页 |
5.2.2 设立村镇银行 | 第44-45页 |
5.2.3 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 | 第45页 |
5.3 优化信贷投向结构 | 第45-46页 |
5.4 启动“农行助农贷”业务 | 第46-47页 |
5.5 完善扶贫贷款担保机制 | 第47-48页 |
5.6 优化社会信用体系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