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2.1 虚拟维修仿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人机工效学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安排 | 第12-14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虚拟维修任务的仿真过程 | 第14-29页 |
2.1 虚拟维修仿真系统的概述 | 第14-16页 |
2.2 数字人体模型的建立 | 第16-18页 |
2.3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18-19页 |
2.4 虚拟维修场景创建及实例 | 第19-21页 |
2.5 虚拟维修任务仿真的实现过程 | 第21-29页 |
2.5.1 虚拟维修任务仿真方式 | 第21页 |
2.5.2 虚拟维修任务的描述与分解 | 第21页 |
2.5.3 虚拟维修时间的预测 | 第21-24页 |
2.5.4 虚拟维修动作的仿真与维修过程的控制 | 第24-29页 |
第三章 面向虚拟维修的人机工效评估 | 第29-42页 |
3.1 维修可达性分析 | 第29-31页 |
3.2 舒适度评估之下背部压力评估 | 第31-33页 |
3.3 舒适度评估之静强度评估 | 第33-35页 |
3.4 工作姿势的评估 | 第35-36页 |
3.5 代谢能量消耗评估 | 第36-38页 |
3.6 疲劳恢复时间的评估 | 第38-42页 |
第四章 民机维修性综合评估 | 第42-56页 |
4.1 民机维修性评估体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4.2 基于改进AHP和模糊法的民机维修性综合评价模型 | 第43-49页 |
4.2.1 改进层次分析法AHP | 第43-45页 |
4.2.2 G1法 | 第45-47页 |
4.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7-48页 |
4.2.4 隶属度的确定 | 第48-49页 |
4.3 属性值的预处理 | 第49-50页 |
4.4 民用飞机零部件维修性的综合评价实例 | 第50-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57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