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页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朝鲜战争前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1945-1950年) | 第12-20页 |
第一节 雅尔塔会议到冷战前夕苏联对华政策的选择 | 第12-17页 |
一、苏联“扶蒋疏共”对华政策的确立 | 第12-15页 |
二、苏联在东北政策的变化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冷战爆发到中苏结盟时期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 | 第17-19页 |
一、冷战后苏联对国共双方政策的转变 | 第17-18页 |
二、新中国的成立后苏联的对华政策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 | 第20-38页 |
第一节 战争爆发及前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 第20-25页 |
一、朝鲜战争爆发前苏联排斥中国参与 | 第20-22页 |
二、战争爆发后诱迫中国参战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战争中后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 第25-32页 |
一、苏联空军出兵朝鲜的政策变化 | 第25-28页 |
二、苏联对中国入朝作战部队援助政策的实施 | 第28-30页 |
三、全面援助中国国内建设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停战谈判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 第32-36页 |
一、1950年底到1951年初拒绝停火协议 | 第33-34页 |
二、1951年到1953年拖延和谈进程 | 第34-36页 |
三、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快速同意停战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朝鲜战争中苏联对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 第38-48页 |
第一节 苏联对华政策的特点 | 第38-42页 |
一、朝鲜战争期间援华政策鲜明时效和战地国内共同支援的特点 | 第38-39页 |
二、浓厚的大国沙文主义 | 第39-40页 |
三、对华政策转变过程中突出的两面性 | 第40-41页 |
四、对华政策中强烈的务实性与民族利己主义倾向 | 第41-42页 |
五、对华政策选择过程中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 第42页 |
第二节 苏联对华政策的深远影响 | 第42-46页 |
一、苏联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第42-44页 |
二、对苏联自身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三、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