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9-12页 |
(一) 选题来源 | 第9-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9页 |
(一) 微信相关研究 | 第12-16页 |
(二) 自我呈现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四、研究创新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现状及研究假设提出 | 第22-27页 |
一、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现状 | 第22-23页 |
二、影响自我呈现的环境因素 | 第23-25页 |
(一) 现实社会对自我呈现的影响 | 第23-24页 |
(二) 网络空间对自我呈现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研究假设提出及变量的选取 | 第25-27页 |
(一) 研究假设提出 | 第25-26页 |
(二) 研究变量的选取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问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 | 第27-4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一) 问卷调查法 | 第27-28页 |
(二) 无结构式访谈法 | 第28-30页 |
(三) 数据分析法 | 第30页 |
二、样本分析 | 第30-49页 |
(一) 微信的使用现状 | 第30-34页 |
(二) 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特征的统计分析 | 第34-41页 |
(三) 大学生微信-现实自我呈现一致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9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第49-54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9-53页 |
(一) 大学生群体微信用户忠诚度较高 | 第49页 |
(二) 大学生群体微信使用私密性较高 | 第49页 |
(三) 大学生群体微信舞台“表演”性倾向不弱 | 第49-50页 |
(四) 大学生群体微信自我呈现更真实化 | 第50-51页 |
(五) 削弱大学生微信一现实社会自我呈现一致性的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六) 增强大学生微信-现实社会自我呈现一致性的影响因素 | 第52-53页 |
二、研究局限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