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监督管理职能研究--以苏州海关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对海关监管的研究 | 第11页 |
(二)对海关职能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对某一地区海关的研究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 第12-13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四)调查研究法 | 第13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五、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 第13-15页 |
(一)研究理念创新 | 第13-14页 |
(二)研究困难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海关监督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5-22页 |
一、海关监督管理的对象与范围 | 第15-16页 |
(一)海关监管的含义 | 第15页 |
(二)海关监管的对象 | 第15页 |
(三)海关监管的范围 | 第15-16页 |
二、海关监督管理的基本性质是公共管理 | 第16-17页 |
(一)法律依据 | 第16页 |
(二)理论支撑 | 第16-17页 |
三、海关监督管理的基本职责是把关服务 | 第17-18页 |
四、海关监督管理职能的内容 | 第18-22页 |
(一)海关职能的内涵 | 第18页 |
(二)海关职能的要素和内容 | 第18-22页 |
第二章 苏州海关的历史、基本现状与监管特色 | 第22-27页 |
一、苏州海关溯源 | 第22-23页 |
二、机构设置及管辖范围 | 第23-24页 |
(一)机构设置 | 第23-24页 |
(二)管辖范围 | 第24页 |
三、苏州海关优化监督管理职能的实践 | 第24-27页 |
(一)实行便捷通关和区域通关一体化 | 第25页 |
(二)推动“苏蒙欧”铁路丝绸之路开通 | 第25页 |
(三)实行加工贸易海关管理改革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现海关监督管理职能面临挑战 | 第27-30页 |
一、监督管理环境引发的职能实现问题 | 第27-29页 |
(一)国内政治改革及经济迅猛发展 | 第27-28页 |
(二)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便利 | 第28页 |
(三)国际形势复杂,影响贸易安全的因素存在 | 第28-29页 |
(四)扩大国际影响力,与国际接轨需要 | 第29页 |
二、海关内部因素导致的职能实现问题 | 第29页 |
(一)凝聚力和人才培养工程亟待加强 | 第29页 |
(二)业务改革带来的执法风险 | 第29页 |
三、口岸一体化管理带来的挑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苏州海关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职能建议 | 第30-41页 |
一、创建合理的职能管理机制 | 第30-33页 |
(一)实施风险管理,提高海关监督管理质量 | 第30页 |
(二)构建关企合作新模式,提高海关监督管理效能 | 第30-31页 |
(三)建立统一规范的“单一窗口”,实施一体化管理 | 第31-33页 |
二、优化职能监督管理模式 | 第33-36页 |
(一)深化通关监管业务改革 | 第33-34页 |
(二)深化加工贸易和特殊区域监管创新 | 第34-35页 |
(三)推动核查、稽查等后续监管工作创新 | 第35-36页 |
三、运用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 | 第36-37页 |
(一)推动海关信息化建设 | 第36-37页 |
(二)优化税收征管工作 | 第37页 |
(三)保持打私高压态势 | 第37页 |
四、建立高素质的职能监督管理队伍 | 第37-39页 |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37-38页 |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第38-39页 |
(三)改进队伍作风建设 | 第39页 |
五、创新服务方式,促进苏州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 第39-41页 |
(一)优化呼应式服务,融入苏州对外开放新格局 | 第39-40页 |
(二)优化结构式服务,助推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 | 第40页 |
(三)优化效能式服务,推进服务品牌建设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