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功能性营养品质概述 | 第12-14页 |
1.1.1 赖氨酸的功能性营养价值 | 第12页 |
1.1.2 低谷蛋白食品的功能性营养价值 | 第12-13页 |
1.1.3 黄酮的功能性营养价值 | 第13页 |
1.1.4 GABA的功能性营养价值 | 第13页 |
1.1.5 功能性营养品质在常见作物中的差异比较 | 第13-14页 |
1.2 QTL定位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QTL定位的作图群体 | 第14-15页 |
1.2.2 QTL定位的分子标记 | 第15-16页 |
1.2.3 QTL的定位方法 | 第16-17页 |
1.2.4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 第17页 |
1.3 水稻功能性营养品质性状QTL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水稻赖氨酸含量相关QTL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2 水稻低谷蛋白相关QTL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3.3 水稻总黄酮含量相关QTL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4 水稻GABA含量相关QTL和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田间试验 | 第21页 |
2.2.2 功能性营养成分的测定 | 第21-25页 |
2.2.3 In Del标记开发 | 第25-26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2.3.1 表型数据分析 | 第26页 |
2.3.2 遗传连锁图谱 | 第26页 |
2.3.3 QTL分析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5页 |
3.1 亲本及RIL群体的表型分析 | 第27-29页 |
3.2 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3.3 功能性营养品质性状的加性效应QTL定位 | 第30-36页 |
3.4 功能性营养品质性状相关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 第36-42页 |
3.5 功能性营养品质性状的上位互作效应 | 第42页 |
3.6 两种统计遗传模型的QTL定位结果对比 | 第42-45页 |
4 讨论 | 第45-49页 |
4.1 本研究定位到QTL与前人定位结果的比较 | 第45-46页 |
4.2 两种统计遗传模型QTL定位结果的比较 | 第46页 |
4.3 QTL的成簇分布 | 第46-47页 |
4.4 环境对水稻功能性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47-48页 |
4.5 水稻功能性营养品质性状的QTL上位性效应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