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1.1 近几年我国大白菜生产状况 | 第9-10页 |
1.1.1 产量面积 | 第9页 |
1.1.2 产业布局 | 第9页 |
1.1.3 生产供应 | 第9-10页 |
1.1.4 生产品种 | 第10页 |
1.1.5 山东省大白菜生产现状 | 第10页 |
1.2 大白菜主要病虫害种类 | 第10-16页 |
1.2.1 菜蚜 | 第10-11页 |
1.2.2 菜青虫 | 第11-12页 |
1.2.3 小菜蛾 | 第12-13页 |
1.2.4 软腐病 | 第13-14页 |
1.2.5 黑斑病 | 第14-15页 |
1.2.6 煤污病 | 第15-16页 |
1.3 大白菜主要病虫残余物可能存在的危害因子 | 第16-17页 |
1.4 立题依据与意义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 材料 | 第1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大白菜虫害田间发生规律调查 | 第19页 |
2.2.2 不同储存条件下大白菜病虫残余物对大白菜品质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3 大白菜储存期病虫残余物调查 | 第20页 |
2.2.4 大白菜风险分析模型建立 | 第20-21页 |
3 结论与分析 | 第21-32页 |
3.1 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 | 第21-22页 |
3.2 影响田间小菜蛾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 | 第22-25页 |
3.2.1 数据的整理及导入 | 第22页 |
3.2.2 对处理结果的分析 | 第22-23页 |
3.2.3 模型准确率的检验 | 第23-25页 |
3.3 大白菜储藏期主要病虫残余物种类 | 第25-27页 |
3.3.1 大白菜储藏期主要虫害残余物 | 第25页 |
3.3.2 大白菜储藏期主要病害残余物 | 第25-26页 |
3.3.3 不同地区及不同种植方式下大白菜病虫残余物发生状况 | 第26-27页 |
3.4 主要病虫残余物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其风险评测 | 第27-30页 |
3.4.1 大白菜病虫残余物风险评价指标筛选、评判标准与权重评估 | 第27-28页 |
3.4.2 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 | 第28-29页 |
3.4.3 大白菜病虫残余物风险值 | 第29页 |
3.4.4 不同储存温度下大白菜病虫残余物对大白菜品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 冬季大白菜储存措施建议 | 第30-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4.1 有机大白菜田间虫害发生情况及小菜蛾发生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页 |
4.2 大白菜残余物调查结果与风险分析结果 | 第32页 |
4.3 病虫残余物调查展望 | 第32-34页 |
5 结论 | 第34-35页 |
创新点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