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高熵合金概述 | 第13-24页 |
1.2.1 高熵合金定义及相形成机制 | 第13-16页 |
1.2.2 高熵合金的特性 | 第16-17页 |
1.2.3 高熵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特点 | 第17-22页 |
1.2.4 高熵合金的制备 | 第22-24页 |
1.2.4.1 机械合金化 | 第23页 |
1.2.4.2 放电等离子烧结 | 第23-24页 |
1.3 高熵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1.3.1 Al-Co-Cr-Cu-Fe-Ni合金体系 | 第24-26页 |
1.3.2 Al-Co-Cr-Cu-Fe-Ni衍生合金体系 | 第26-27页 |
1.3.3 高熔点高熵合金体系 | 第27-28页 |
1.4 高熵合金展望 | 第28-29页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5.3 课题来源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2.1 材料制备 | 第31-32页 |
2.1.1 高熵合金粉末的制备 | 第31页 |
2.1.2 高熵合金块体的制备 | 第31-32页 |
2.2 组织分析及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页 |
2.2.2 扫描及透射电镜分析 | 第32-33页 |
2.2.3 密度测试 | 第33页 |
2.2.5 显微硬度测试 | 第33页 |
2.2.6 压缩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NbMoTaWV高熔点高熵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高熔点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34-35页 |
3.3 NbMoTaWV高熔点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分析 | 第35-44页 |
3.3.1 合金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行为 | 第35-39页 |
3.3.2 块体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 | 第39-43页 |
3.3.3 块体高熵合金的相形成机制 | 第43-44页 |
3.4 NbMoTaWV高熔点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44-47页 |
3.4.1 室温压缩性能 | 第44-46页 |
3.4.2 断口形貌分析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NbMoTaW高熔点高熵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及性能 | 第49-61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熵值对粉末机械合金化行为的影响 | 第49-52页 |
4.2.1 合金化过程 | 第49-51页 |
4.2.2 粉末形貌 | 第51-52页 |
4.3 熵值对块体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2-57页 |
4.3.1 块体相组成 | 第52-56页 |
4.3.2 相形成机制 | 第56-57页 |
4.4 合金成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4.4.1 室温压缩性能 | 第57-58页 |
4.4.2 断口形貌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烧结温度对NbMoTaW高熔点高熵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1-69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对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61-64页 |
5.3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