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5-16页 |
1 引言 | 第16-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7-25页 |
2.1 孕期保健质量的相关概念及评价方法 | 第18-20页 |
2.1.1 卫生保健质量的概念和内涵 | 第18-19页 |
2.1.2 孕期保健质量的概念和操作性定义 | 第19-20页 |
2.2 国外孕期保健质量的评价方法 | 第20-23页 |
2.2.1 孕期保健利用率 | 第20页 |
2.2.2 相关性评价法 | 第20页 |
2.2.3 质性研究法 | 第20页 |
2.2.4 评价工具调查法 | 第20-23页 |
2.3 国内孕期保健质量的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3.1 QPCQ的跨文化调适 | 第26-28页 |
3.1.1 获得QPCQ原作者的授权和支持 | 第26页 |
3.1.2 正向翻译 | 第26页 |
3.1.3 回译 | 第26页 |
3.1.4 回译稿原作者确认 | 第26页 |
3.1.5 专家委员会评审 | 第26-27页 |
3.1.6 认知调查 | 第27-28页 |
3.1.7 原作者审核 | 第28页 |
3.2 预调查 | 第28-29页 |
3.2.1 预调查研究对象 | 第28页 |
3.2.2 预调查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3.2.3 预调查的资料收集 | 第29页 |
3.2.4 预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第29页 |
3.3 正式调查 | 第29-30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3.3.2 样本量的计算 | 第30页 |
3.3.3 正式调查的研究工具 | 第30页 |
3.3.4 正式调查的资料收集 | 第30页 |
3.3.5 正式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第30页 |
3.4 质量控制 | 第30-31页 |
3.4.1 中文版QPCQ汉化和跨文化调适的质量控制 | 第30-31页 |
3.4.2 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 | 第31页 |
3.5 伦理原则 | 第31页 |
3.6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1-32页 |
4 结果 | 第32-56页 |
4.1 QPCQ的翻译和跨文化调适结果 | 第32-36页 |
4.1.1 正译和综合结果 | 第32-33页 |
4.1.2 回译和综合结果 | 第33页 |
4.1.3 回译稿原作者确认结果 | 第33-34页 |
4.1.4 中文版QPCQ的专家评审结果 | 第34-35页 |
4.1.5 认知调查结果 | 第35-36页 |
4.1.6 原作者审核结果 | 第36页 |
4.2 预调查结果 | 第36-38页 |
4.2.1 预调查对象的主要一般资料情况(表 4.3) | 第36-37页 |
4.2.2 中文版QPCQ预调查测评结果和初测信度 | 第37-38页 |
4.3 正式调查结果 | 第38-56页 |
4.3.1 正式调查孕妇一般资料情况 | 第38-41页 |
4.3.2 中文版QPCQ的效度和信度 | 第41-48页 |
4.3.3 正式调查中文版QPCQ得分情况 | 第48-52页 |
4.3.4 孕妇一般资料与孕期保健质量的相关性 | 第52-56页 |
5 讨论 | 第56-62页 |
5.1 QPCQ跨文化调适的讨论 | 第56页 |
5.2 中文版QPCQ的效度和信度评价的讨论 | 第56-58页 |
5.2.1 中文版QPCQ的效度讨论 | 第56-58页 |
5.2.2 中文版QPCQ的信度讨论 | 第58页 |
5.3 中文版QPCQ的得分和相关因素的讨论 | 第58-62页 |
6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件一「孕期保健质量问卷」跨文化调适专家咨询——项目介绍 | 第68-70页 |
附件二「孕期保健质量问卷」跨文化调适专家咨询——填表说明 | 第70-73页 |
附件三「孕期保健质量问卷」跨文化调适专家咨询问卷 | 第73-107页 |
附件A 研究知情书 | 第104-106页 |
附件B 研究同意书 | 第106-107页 |
附件四 孕妇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 第107-109页 |
附件五 孕期保健质量问卷 | 第109-113页 |
作者简介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