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影片中的暴力美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0.1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0.2 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0.3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暴力美学 | 第13-19页 |
1.1 暴力 | 第13页 |
1.2 暴力电影 | 第13-15页 |
1.3 “暴力美学” | 第15-19页 |
1.3.1 “暴力美学”的特定含义及表现形态 | 第15-17页 |
1.3.2 “暴力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吴宇森暴力美学的伦理精神 | 第19-29页 |
2.1 宗教情怀 | 第20-22页 |
2.2 东方侠义精神 | 第22-25页 |
2.3 英雄主义情结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好莱坞背景下吴宇森暴力美学的延续与拓展 | 第29-37页 |
3.1 吴宇森暴力美学在好莱坞背景下的延续 | 第30-32页 |
3.2 吴宇森暴力美学伦理精神与好莱坞文化的融合 | 第32-35页 |
3.3 吴宇森暴力美学在好莱坞背景下主题的拓展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吴宇森暴力美学的符号化表达 | 第37-42页 |
4.1 升格镜头的符号化呈现 | 第37-38页 |
4.2 “白鸽”的符号化象征 | 第38-39页 |
4.3 诗意场景的刻意营造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吴宇森暴力美学的启示 | 第42-46页 |
5.1 关注暴力美学理论创立的效应 | 第42-43页 |
5.2 关注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4页 |
承诺书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