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2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概述 | 第21-27页 |
2.1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2.2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现状及缺陷分析 | 第22-24页 |
2.2.1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2.2.2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缺陷分析 | 第23-24页 |
2.3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模型的设计思想 | 第24-25页 |
2.3.1 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2.3.2 构建步骤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 | 第27-43页 |
3.1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的基础知识 | 第27-31页 |
3.1.1 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的定义 | 第27-28页 |
3.1.2 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的描述语言 | 第28-30页 |
3.1.3 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的构建步骤 | 第30-31页 |
3.2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知识获取 | 第31-33页 |
3.2.1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知识的范围 | 第31页 |
3.2.2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知识的内容 | 第31-33页 |
3.2.3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知识的收集获取 | 第33页 |
3.3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知识表示 | 第33-38页 |
3.3.1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知识表示法分析 | 第34页 |
3.3.2 施工风险知识类及类层次的确定 | 第34-37页 |
3.3.3 施工风险知识属性的确定 | 第37-38页 |
3.4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构建实例 | 第38-42页 |
3.4.1 项目概况 | 第38页 |
3.4.2 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类的确定 | 第38-40页 |
3.4.3 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属性的确定 | 第40-41页 |
3.4.4 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的评价 | 第41页 |
3.4.5 施工风险案例知识本体的存储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基于本体的概念语义相似度研究 | 第43-51页 |
4.1 概念语义相似度简介 | 第43-44页 |
4.1.1 概念语义相似度的定义 | 第43-44页 |
4.1.2 常用的计算方法 | 第44页 |
4.2 基于本体的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 | 第44-48页 |
4.2.1 相似度计算的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4.2.2 基于本体的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4.3 实例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案例推理模型 | 第51-63页 |
5.1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案例推理流程 | 第51-52页 |
5.2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案例推理的应用 | 第52-60页 |
5.2.1 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风险案例推理步骤 | 第52-55页 |
5.2.2 实例分析 | 第55-60页 |
5.3 施工风险处理措施以及制定原则 | 第60-62页 |
5.3.1 施工风险处理措施 | 第60-61页 |
5.3.2 施工风险处理措施的制定原则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