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小学生性侵犯问题的预防教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2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频繁曝光的小学生性侵犯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第9页
        (二)小学生性侵犯事件给当事人及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第9-10页
        (三)预防教育是解决小学生性侵犯问题的关键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理论意义第10页
        (二)实践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综述第11-20页
        (一)国内研究第11-17页
        (二)国外研究第17-19页
        (三)研究述评第19-20页
    四、概念界定第20-21页
        (一)性侵犯第20页
        (二)预防教育第20-21页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1-22页
        (一)研究思路第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小学生性侵犯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第22-26页
    一、现状第22-24页
        (一)性侵犯发生率高第22页
        (二)受害者低龄化第22-23页
        (三)熟人作案居多第23页
        (四)师源型性侵犯居多第23-24页
        (五)农村偏远地区尤其是留守儿童成为主要性侵犯对象第24页
    二、影响第24-26页
        (一)对受侵犯学生的影响第24-25页
        (二)对受侵犯学生家庭的影响第25-26页
第三章 小学生性侵犯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分析第26-32页
    一、小学生缺乏性侵犯防范意识和技能第26页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第26-29页
        (一)小学性教育不受重视第27页
        (二)课程设置缺位或性教育教材缺乏第27-28页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第28-29页
        (四)教育部门对教师监管不力第29页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第29-30页
        (一)家庭预防性侵犯知识不足或缺乏第29-30页
        (二)家长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第30页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第30-32页
        (一)社会大众对预防性侵犯教育认识不足第30-31页
        (二)社会相关部门监督不力第31-32页
第四章 小学生性侵犯问题的预防教育策略第32-39页
    一、基于学校层面的预防教育第32-34页
        (一)加强对小学生性侵犯问题的预防认知第32页
        (二)编制相应的预防性侵犯事件的教育读本第32-33页
        (三)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教师行为监管第33-34页
        (四)关注教师,关爱特殊学生第34页
    二、基于家庭层面的预防教育第34-37页
        (一)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第34-35页
        (二)纠正错误的养育习惯,提高孩子预防性侵犯意识第35页
        (三)遵照小学生认知特点,多种方式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第35-36页
        (四)家校互动,共同努力第36-37页
    三、基于社会层面的预防教育第37-38页
        (一)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小学生预防性侵犯教育工作第37页
        (二)司法部门应发挥其保护与惩戒的社会责任第37-38页
    四、小学生自身的努力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附录A 小学生访谈提纲第44-45页
附录B 家长访谈提纲第45-46页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第46-47页
致谢第47-50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管理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
下一篇:“非遗”与非“非遗”:民俗音乐的时代境遇--黔东石阡县说春和哭嫁歌的保护与传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