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量子论论文

利用耗散过程制备量子纠缠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2 量子信息基础第15-22页
        1.2.1 量子纠缠态及其常见形式第15-19页
        1.2.2 量子纠缠态的度量及应用第19-22页
    1.3 研究现状和基本模型简介第22-26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利用耗散过程制备两原子最大纠缠态第29-46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模型与哈密顿量第30-32页
    2.3 缀饰态表象下的哈密顿量和耗散过程第32-38页
        2.3.1 缀饰态表象下的哈密顿量第32-37页
        2.3.2 缀饰态表象下的耗散过程第37-38页
    2.4 利用耗散过程制备目标纠缠态第38-40页
    2.5 保真度和可行性分析第40-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利用耗散过程制备三维纠缠态第46-69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基本模型和哈密顿量第47-50页
    3.3 有效算符方法第50-54页
    3.4 利用自发辐射过程制备三维纠缠态第54-57页
    3.5 利用腔模泄漏过程制备三维纠缠态第57-63页
        3.5.1 制备三维纠缠态第57-60页
        3.5.2 利用量子反馈控制提高保真度第60-63页
    3.6 讨论和分析第63-66页
    3.7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4章 利用反里德伯阻塞机制下的耗散过程制备纠缠态第69-88页
    4.1 引言第69-71页
    4.2 利用反里德伯阻塞机制下的耗散过程制备两比特最大纠缠态第71-78页
        4.2.1 反里德伯阻塞机制第71-73页
        4.2.2 基本模型和哈密顿量第73-74页
        4.2.3 制备两原子最大纠缠态第74-76页
        4.2.4 数值分析第76-78页
    4.3 利用反里德伯阻塞机制下的耗散过程制备三维最大纠缠态第78-83页
        4.3.1 基本模型和哈密顿量第78-81页
        4.3.2 数值模拟和分析第81页
        4.3.3 负值度第81-83页
    4.4 讨论第83-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5章 利用耗散过程制备分布式量子纠缠态第88-101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模型和哈密顿量第89-90页
    5.3 制备分布式量子纠缠态第90-96页
        5.3.1 缀饰态表象下的哈密顿量第90-96页
        5.3.2 分布式纠缠态制备过程第96页
    5.4 数值模拟和讨论第96-99页
    5.5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结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6-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个人简历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海量流数据挖掘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