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中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培养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3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10-13页
        1.3.1 研究的必要性第10-12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的现状第13-21页
        1.4.1 数学语言学习障碍方面第14-15页
        1.4.2 数学语言转化方面第15-16页
        1.4.3 数学语言能力方面第16-19页
        1.4.4 数学表达能力方面第19-21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第21-23页
        1.5.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1-22页
        1.5.2 创新之处第22-23页
2 数学表达能力的相关理论综述第23-31页
    2.1 与数学表达能力相关的概念介绍第23-27页
        2.1.1 数学语言第23页
        2.1.2 自然语言第23页
        2.1.3 符号语言第23-24页
        2.1.4 图表语言第24页
        2.1.5 数学语言能力第24-25页
        2.1.6 数学表达、数学表达能力第25页
        2.1.7 数学阅读能力第25-26页
        2.1.8 数学理解能力第26页
        2.1.9 数学运算能力第26-27页
    2.2 提高数学表达能力的相关理论依据第27-31页
        2.2.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第27-28页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8-29页
        2.2.3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第29页
        2.2.4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第29-31页
3 新型模式教学第31-45页
    3.1 新型模式的论述第31-35页
        3.1.1 可行性分析第32-33页
        3.1.2 注意事项第33-35页
    3.2 开展新型教学活动形式第35-36页
    3.3 新模式与“传递-接受”模式下的教案对比第36-45页
        3.3.1 “6.1平方根(1)”(沪科版)第36-41页
        3.3.2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41-45页
4 实践部分第45-51页
    4.1 前测调查第45页
    4.2 教学实践第45页
    4.3 后测调查第45页
    4.4 试验结果分析第45-51页
        4.4.1 试验前测结果分析第45-47页
        4.4.2 试验后测结果分析第47-51页
5 结语第51-53页
    5.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第51页
    5.2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59页
    附录一第55-56页
    附录二第56-57页
    附录三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材料的成形性研究
下一篇:不同坡度及不同降雨条件下面源污染中氮元素去向特征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