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权力理论视野下的课堂交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2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1.2.1 福柯权力理论 | 第13页 |
1.2.2 福柯微观权力理论 | 第13-14页 |
1.2.3 福柯规训理论 | 第14页 |
1.2.4 课堂交往 | 第14-16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3.1 福柯权力理论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3.2 福柯权力理论与教育的交叉研究 | 第17-19页 |
1.3.3 课堂交往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福柯权力理论的真相 | 第22-30页 |
2.1 传统权力研究概述 | 第23-25页 |
2.1.1 传统权力研究的探索 | 第23-24页 |
2.1.2 传统权力研究的特点 | 第24-25页 |
2.2 福柯权力理论的概述 | 第25-30页 |
2.2.1 福柯权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5-27页 |
2.2.2 福柯权力运行的机制 | 第27-28页 |
2.2.3 福柯权力与传统权力的不同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课堂交往的权力分析 | 第30-47页 |
3.1 课堂交往场所的权力分析 | 第30-33页 |
3.1.1 讲台 | 第30-31页 |
3.1.2 黑板 | 第31-32页 |
3.1.3 墙壁 | 第32页 |
3.1.4 教室整体排布 | 第32-33页 |
3.2 课堂交往参与者的权力分析 | 第33-36页 |
3.2.1 教师 | 第33-34页 |
3.2.2 学生 | 第34-36页 |
3.3 课堂交往形式的权力分析 | 第36-40页 |
3.3.1 言语式交往的权力分析 | 第37页 |
3.3.2 文字式交往的权力分析 | 第37-38页 |
3.3.3 新媒介交往的权力分析 | 第38-39页 |
3.3.4 课堂交往形式的权力规律 | 第39-40页 |
3.4 课堂交往内容的权力分析 | 第40-42页 |
3.4.1 知识型交往的权力分析 | 第40-41页 |
3.4.2 非知识型交往的权力分析 | 第41页 |
3.4.3 课堂交往内容的权力规律 | 第41-42页 |
3.5 课堂交往过程的权力分析 | 第42-47页 |
3.5.1 课堂交往前的权力分析 | 第43-44页 |
3.5.2 课堂交往中的权力分析 | 第44-45页 |
3.5.3 课堂交往后的权力分析 | 第45页 |
3.5.4 课堂交往过程的权力规律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课堂交往的权力反思 | 第47-50页 |
4.1 理论层面的反思 | 第47-48页 |
4.1.1 福柯权力理论的不足 | 第47页 |
4.1.2 福柯权力理论的发展 | 第47-48页 |
4.2 具体研究层面的反思 | 第48-50页 |
4.2.1 研究过程中的经验 | 第48-49页 |
4.2.2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