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水文学论文

环境因子对上海市河流N2O产生的影响机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1 温度对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速率的影响第16-17页
        1.2.2 铵盐浓度、O_2浓度对硝化过程N_2O产生速率的影响第17-19页
        1.2.3 硝氮浓度、碳源类型对反硝化过程N_2O产生速率影响第19-20页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0-25页
        1.3.1 研究目标第20-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3.3 研究方法第22页
        1.3.4 技术路线第22-24页
        1.3.5 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24页
        1.3.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4-25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5-29页
    2.1 上海市的自然环境概况第25-26页
        2.1.1 自然地理概况第25页
        2.1.2 自然气候特征第25页
        2.1.3 河网水质概况第25-26页
    2.2 上海市不同污染特征河流概况第26-28页
    2.3 统计分析第28-29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29-35页
    3.1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分析第29-30页
        3.1.1 采集现场大气样品第29页
        3.1.2 采集河流的表层水样第29-30页
        3.1.3 采集河流沉积物样品第30页
        3.1.4 测定现场的环境参数第30页
    3.2 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案第30-32页
        3.2.1 样品的预处理第30-31页
        3.2.2 室内模拟实验的培养第31页
        3.2.3 样品分析测定的方法第31-32页
        3.2.4 各项理化指标的分析测定第32页
    3.3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32-35页
        3.3.1 河流水体N_2O的溶存浓度和饱和度计算第32-33页
        3.3.2 河流沉积物中N_2O产生速率与累积产生量的计算第33-35页
第4章 上海市河流沉积物环境参数及水体N_2O浓度、饱和度分布特征第35-43页
    4.1 采样点水体环境参数分布特征第35-38页
    4.2 采样点河流沉积物理化指标分布特征第38-40页
    4.3 采样点水体N_2O溶存浓度、饱和度时空分布特征第40-43页
第5章 环境因子对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第43-60页
    5.1 温度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44-47页
        5.1.1 温度对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影响第44-45页
        5.1.2 温度与N_2O累积产生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5-47页
    5.2 O_2浓度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47-53页
        5.2.1 O_2浓度对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的影响第47-49页
        5.2.2 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49-52页
        5.2.3 O_2浓度与N_2O累积产生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5.3 铵盐浓度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53-60页
        5.3.1 铵盐浓度对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的影响第53-55页
        5.3.2 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55-58页
        5.3.3 铵盐浓度与N_2O累积产生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8-60页
第6章 环境因子对反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的影响第60-76页
    6.1 温度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61-64页
        6.1.1 温度对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的影响第61-63页
        6.1.2 温度与N_2O累积产生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3-64页
    6.2 硝酸盐浓度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64-70页
        6.2.1 硝酸盐浓度对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的影响第64-66页
        6.2.2 N_2O产生速率与累积产生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66-69页
        6.2.3 硝氮浓度与N_2O累积产生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9-70页
    6.3 碳源类型对N_2O产生的影响第70-76页
        6.3.1 碳源对N_2O产生速率和累积产生量的影响第70-73页
        6.3.2 N_2O产生速率与累积产生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73-76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76-80页
    7.1 主要结论第76-78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3页
附录第93-94页
后记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三甲医院外科主刀医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下一篇:Ni基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海水中的防腐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