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推力室气动加热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9-11页 |
| 1.2.1 高超声速气动加热问题的发展 | 第9-10页 |
| 1.2.2 空腔流动气动热效应问题的发展 | 第10-11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2章 气动加热理论分析 | 第12-17页 |
| 2.1 引言 | 第12页 |
| 2.2 高超声速气体流动状态 | 第12-14页 |
| 2.3 推力室内流场气动热流分布 | 第14-16页 |
| 2.4 推力室结构耦合传热分析 | 第1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3章 气动加热数值计算方法分析 | 第17-28页 |
| 3.1 引言 | 第17页 |
| 3.2 气动加热数值计算的格式效应和网格效应 | 第17-24页 |
| 3.2.1 计算模型介绍 | 第17-18页 |
| 3.2.2 气动加热数值计算的格式效应 | 第18-19页 |
| 3.2.3 气动加热数值计算的网格效应 | 第19-20页 |
| 3.2.4 算例分析 | 第20-23页 |
| 3.2.5 小结 | 第23-24页 |
| 3.3 气动加热数值计算中湍流模型的影响 | 第24-25页 |
| 3.3.1 湍流模型分析 | 第24页 |
| 3.3.2 算例分析 | 第24-25页 |
| 3.4 全流场与局部流场拆分策略 | 第25-27页 |
| 3.4.1 拆分原理 | 第26页 |
| 3.4.2 衔接方法 | 第26-2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4章 气动加热数值计算及实验对比 | 第28-43页 |
| 4.1 引言 | 第28页 |
| 4.2 测热实验系统 | 第28-29页 |
| 4.3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29-39页 |
| 4.3.1 无干扰外流场计算及实验结果对比 | 第29-32页 |
| 4.3.2 推力室局部流场计算及实验结果对比 | 第32-36页 |
| 4.3.3 推力室内部流场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 4.4 热流分布误差分析 | 第39-4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推力室气动加热及结构热响应分析 | 第43-61页 |
| 5.1 引言 | 第43页 |
| 5.2 飞行参数及工况分析 | 第43-45页 |
| 5.3 无干扰外流场气动加热分析 | 第45-49页 |
| 5.3.1 流场拆分及无干扰外流场网格划分 | 第45页 |
| 5.3.2 流场结构分析 | 第45-47页 |
| 5.3.3 表面热流分析 | 第47-49页 |
| 5.4 推力室局部流场气动加热分析 | 第49-54页 |
| 5.4.1 网格及计算条件 | 第49页 |
| 5.4.2 流场结构分析 | 第49-52页 |
| 5.4.3 冷壁表面热流分析 | 第52-54页 |
| 5.5 推力室结构热响应耦合分析 | 第54-60页 |
| 5.5.1 推力室结构参数及材料特性 | 第54-55页 |
| 5.5.2 推力室结构及液体推进剂传热耦合分析 | 第55-60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