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夏治平主任简介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 第13-19页 |
1. 穴位注射疗法 | 第13-14页 |
1.1 "穴位注射疗法"的渊源和含义 | 第13页 |
1.2 "穴位注射疗法"的取穴与操作 | 第13-14页 |
2. 西医对三叉神经痛的概述 | 第14-16页 |
2.1 定义 | 第14-15页 |
2.2 病因病理 | 第15页 |
2.3 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 | 第15-16页 |
3. 中医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 第16-19页 |
3.1 病名和症状 | 第16页 |
3.2 病因病机认识 | 第16页 |
3.3 治则治法的认识 | 第16页 |
3.4 中医的主要治疗措施 | 第16-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23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1.2 病例选择 | 第19-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1 病例分组 | 第20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20-22页 |
3. 疗效观察指标 | 第22页 |
3.1 疼痛评定标准 | 第22页 |
3.2 中医症状评分 | 第22页 |
4. 疗效标准 | 第22页 |
5. 异常情况的处理 | 第22-23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23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3-27页 |
1.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3-24页 |
2. 近期疗效 | 第24-25页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第24页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第24-25页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25页 |
3. 远期疗效 | 第25-27页 |
3.1 治疗结束3月后回访总体有效率 | 第26页 |
3.2 治疗结束3月后VAS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26-27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7-33页 |
1.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及诊治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2. 盐酸利多卡因的作用分析 | 第28页 |
3. 鱼腰、四白、下关穴的药理作用分析 | 第28-29页 |
4. 穴位注射的作用分析 | 第29-31页 |
5. 夏治平教授穴位注射疗法的临床经验 | 第31-32页 |
6. 思考与展望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 | 第3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