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江苏省R&D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8-19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9-2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1.3.3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2章 R&D效率相关的基础理论第22-35页
    2.1 R&D相关的基本概念第22-24页
        2.1.1 R&D的内涵第22页
        2.1.2 R&D效率第22-23页
        2.1.3 全要素生产率第23页
        2.1.4 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第23-24页
    2.2 效率的基础理论第24-25页
        2.2.1 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率理论第24-25页
        2.2.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效率理论第25页
        2.2.3 其他主要的效率理论第25页
    2.3 R&D效率的评价方法第25-31页
        2.3.1 数据包络分析(DEA)第25-29页
        2.3.2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法第29页
        2.3.3 R&D效率的其他评价方法第29-31页
    2.4 R&D效率的影响因素第31-35页
        2.4.1 宏观层面第31-32页
        2.4.2 中观层面第32-33页
        2.4.3 微观层面第33-35页
第3章 江苏省R&D投入产出现状分析第35-50页
    3.1 江苏省整体的R&D活动现状第35-40页
        3.1.1 江苏省R&D投入现状第35-37页
        3.1.2 江苏省R&D产出现状第37-40页
    3.2 按各执行部门分析江苏省R&D活动现状第40-48页
        3.2.1 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活动现状第40-42页
        3.2.2 江苏省研究与开发机构的R&D活动现状第42-45页
        3.2.3 江苏省高等院校的R&D活动现状第45-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江苏省R&D投入产出效率的实证研究第50-65页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0-53页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50-51页
        4.1.2 DEA模型对指标的要求第51页
        4.1.3 基于DEA模型的指标体系第51-53页
    4.2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横向分析第53-60页
        4.2.1 江苏省R&D投入产出综合技术效率分析第53-58页
        4.2.2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R&D投入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第58-60页
    4.3 基于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的纵向分析第60-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提高江苏省R&D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第65-70页
    5.1 优化R&D人员投入结构,为R&D活动打好基础第65-66页
    5.2 加大政府、外资对R&D经费的支持力度第66页
    5.3 扩大基础研究的规模,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第66-67页
    5.4 构建以苏南为中心,苏中苏北为两翼的发展格局第67页
    5.5 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与研发第67-68页
    5.6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引导三大执行部门优势互补第68-7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3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下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下一篇:公共自行车系统使用者满意度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以江苏镇江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