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式悬索桥吊索断裂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8页 |
| 1.1 自锚式悬索桥概述 | 第8-13页 |
| 1.1.1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过程 | 第8-10页 |
| 1.1.2 自锚式悬索桥的主要构造及功能 | 第10-12页 |
| 1.1.3 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 | 第12-13页 |
| 1.2 拉索断裂原因分析 | 第13-15页 |
| 1.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2 自锚式悬索桥的工程概况 | 第18-22页 |
| 2.1 桥梁结构 | 第18-19页 |
| 2.2 材料 | 第19页 |
| 2.3 荷载 | 第19页 |
| 2.4 分析模型 | 第19-20页 |
| 2.5 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单根吊索断裂的结果分析 | 第22-41页 |
| 3.1 引言 | 第22页 |
| 3.2 活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 第22-24页 |
| 3.2.1 主梁内力包络图 | 第23-24页 |
| 3.2.2 索塔内力包络图 | 第24页 |
| 3.2.3 索塔处支座反力最大值 | 第24页 |
| 3.3 吊索拉力 | 第24-29页 |
| 3.3.1 同侧相邻吊索拉力 | 第25-28页 |
| 3.3.2 另一侧相邻吊索拉力 | 第28-29页 |
| 3.4 主梁内力 | 第29-34页 |
| 3.4.1 主梁竖向弯矩 | 第29-32页 |
| 3.4.2 主梁扭矩 | 第32-34页 |
| 3.4.3 主梁剪力 | 第34页 |
| 3.5 索塔内力 | 第34-36页 |
| 3.6 主缆拉力 | 第36-37页 |
| 3.7 索塔处支座反力 | 第37-3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4 多根相邻吊索断裂分析 | 第41-54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分析方法 | 第41页 |
| 4.3 结果分析 | 第41-53页 |
| 4.3.1 相邻吊索断裂对吊索拉力的影响 | 第41-50页 |
| 4.3.2 不同情况断裂对吊索拉力的影响 | 第50-5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不同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 | 第54-67页 |
| 5.1 引言 | 第54页 |
| 5.2 主梁抗弯刚度 | 第54-56页 |
| 5.3 主梁抗扭刚度 | 第56-58页 |
| 5.4 主缆抗弯刚度 | 第58-59页 |
| 5.5 结构自重 | 第59-61页 |
| 5.6 主缆垂跨比 | 第61-62页 |
| 5.7 吊索距离 | 第62-63页 |
| 5.8 跨度 | 第63-64页 |
| 5.9 断索时间 | 第64-66页 |
| 5.10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 双吊索结构对断索的影响分析 | 第67-72页 |
| 6.1 引言 | 第67页 |
| 6.2 吊索结构 | 第67页 |
| 6.3 分析说明 | 第67-71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