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等离子体物理学论文

等离子体对电磁波衰减的优化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等离子体简介第9-12页
        1.1.1 基本概念第9-10页
        1.1.2 等离子体密度第10页
        1.1.3 等离子体温度第10页
        1.1.4 等离子体频率第10-11页
        1.1.5 德拜长度第11页
        1.1.6 等离子体碰撞频率第11页
        1.1.7 等离子体回旋频率第11-12页
    1.2 电磁波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第12-14页
        1.2.1 电磁波第12-13页
        1.2.2 实际应用第13页
        1.2.3 等离子体隐身第13-14页
    1.3 研究进展第14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6页
2 FDTD方法介绍第16-26页
    2.1 FDTD方法基本原理和特点第16-17页
        2.1.1 基本原理和Yee元胞第16-17页
        2.1.2 FDTD特点第17页
    2.2 Maxwell方程组及其离散第17-24页
        2.2.1 直角坐标系下Maxwell方程组第17-19页
        2.2.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FDTD离散第19-24页
    2.3 数值稳定条件第24页
    2.4 边界条件第24页
    2.5 常用激励源第24-26页
        2.5.1 时谐场源第25页
        2.5.2 脉冲源第25-26页
3 电磁波垂直入射均匀等离子体第26-39页
    3.1 基本物理模型第26-28页
    3.2 计算结果讨论第28-38页
        3.2.1 等离子体衰减EM波的计算过程分析第28-29页
        3.2.2 电场振幅演化及计算过程说明第29-30页
        3.2.3 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第30-31页
        3.2.4 等离子体的高通滤波性第31-33页
        3.2.5 电子密度的影响第33-35页
        3.2.6 碰撞频率的影响第35-37页
        3.2.7 等离子体厚度的影响第37-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电磁波垂直入射非均匀等离子体第39-50页
    4.1 物理模型第39-40页
    4.2 结果讨论第40-48页
        4.2.1 电子密度的影响第41-42页
        4.2.2 碰撞频率的影响第42-44页
        4.2.3 边界电子密度梯度的影响第44-46页
        4.2.4 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第46-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电磁波垂直入射磁化等离子体第50-59页
    5.1 模型方法介绍第50-52页
    5.2 结果讨论第52-58页
        5.2.1 各向异性等离子体的电磁特性第52-53页
        5.2.2 电子回旋共振第53-55页
        5.2.3 电子密度对回旋共振衰减的影响第55-56页
        5.2.4 磁场加入对传播过程的影响第56-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生态城区理念的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研究
下一篇:SAR回波仿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