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2页 |
1.1 芽孢杆菌的定义和生物学特性 | 第8-9页 |
1.2 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 第9-10页 |
1.2.1 经典分类鉴定 | 第9页 |
1.2.2 自动化鉴定 | 第9页 |
1.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9-10页 |
1.2.4 化学分类法 | 第10页 |
1.2.5 多相分类 | 第10页 |
1.3 芽孢杆菌应用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3.1 芽孢杆菌的生防应用 | 第11-13页 |
1.3.2 养殖业应用 | 第13-14页 |
1.3.3 医学应用 | 第14-15页 |
1.4 环肽化合物 | 第15-19页 |
1.4.1 环肽化合物的来源及分布 | 第15页 |
1.4.2 环肽的生物合成 | 第15-16页 |
1.4.3 环肽的分离和分析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1.4.4 环肽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17-18页 |
1.4.5 环肽的生物学方法改造 | 第18-19页 |
1.5 本实验的课题来源、立体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5.2 立体依据 | 第19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海洋生境芽孢杆菌与产环脂肽有关的特性 | 第22-3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22页 |
2.1.2 试剂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培养基 | 第23页 |
2.1.4 菌株DNA提取及PCR | 第23-25页 |
2.1.5 抑菌活性测试 | 第25-26页 |
2.1.6 酶活性测试 | 第26-30页 |
2.1.7 环肽化合物的检测 | 第3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2.2.1 菌株DNA提取 | 第30页 |
2.2.2 PCR扩增结果 | 第30-32页 |
2.2.3 抑菌活性和酶活性测试 | 第32-34页 |
2.2.4 环肽化合物检测结果 | 第34-36页 |
2.3 结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高产环肽化合物菌株的筛选及诱变育种 | 第38-5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3.1.2 基本培养基 | 第38页 |
3.1.3 产环肽芽孢杆菌筛选 | 第38-39页 |
3.1.4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9页 |
3.1.5 诱变育种 | 第39-4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1-54页 |
3.2.1 产环肽芽孢杆菌筛选结果 | 第41-42页 |
3.2.2 生长曲线测试结果 | 第42-43页 |
3.2.3 诱变育种 | 第43-51页 |
3.2.4 突变株BL10027 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第51-54页 |
3.3 结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菌落形态变化对环肽产量影响的研究 | 第56-65页 |
4.1 材料 | 第56页 |
4.1.1 供试菌株 | 第56页 |
4.1.2 培养基 | 第56页 |
4.2 方法 | 第56-58页 |
4.2.1 原始菌落形态变化研究 | 第56页 |
4.2.2 菌株生长量测试 | 第56-57页 |
4.2.3 不同形态菌株传代稳定性测试 | 第57页 |
4.2.4 产芽孢数量测试 | 第57页 |
4.2.5 菌株抑菌测试 | 第57页 |
4.2.6 环肽产量测试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4.3.1 B9987自然选育 | 第58-59页 |
4.3.2 菌株生长量测试 | 第59-60页 |
4.3.3 菌落的类型与遗传稳定性 | 第60-61页 |
4.3.4 产芽孢数量测试 | 第61-62页 |
4.3.5 抑菌活性测试 | 第62页 |
4.3.6 环肽产量测试 | 第62-63页 |
4.4 结论 | 第63-65页 |
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