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目标拦截中的中末交班条件分析与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坐标系关系及相对运动模型建立 | 第14-25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坐标系的定义及转换关系 | 第14-20页 |
2.2.1 坐标系的定义 | 第14-15页 |
2.2.2 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 第15-20页 |
2.3 相对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20-22页 |
2.4 侧窗约束的数学描述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不对称视场约束下的可达区域计算 | 第25-3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5-29页 |
3.2.1 角度约束方程的推导 | 第25-28页 |
3.2.2 拦截能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3 可达区域的计算 | 第29-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决策树的交会角约束分析 | 第33-51页 |
4.1 引言 | 第33-34页 |
4.2 引入交会角的弹目相对运动模型建立 | 第34-38页 |
4.3 基于决策树的交会角约束分析 | 第38-43页 |
4.3.1 模型初值与交会条件初值的关系的推导 | 第38页 |
4.3.2 训练数据生成 | 第38-40页 |
4.3.3 基于决策树的交会条件分类结果 | 第40-42页 |
4.3.4 交会条件规则提取 | 第42-43页 |
4.4 交会角与弹目速度比对脱靶量的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多约束条件下的中末交班条件设计 | 第51-58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基本交会方式 | 第51-52页 |
5.3 多约束条件下的中末交班条件设计 | 第52-55页 |
5.3.1 侧向交班设计 | 第52-54页 |
5.3.2 纵向交班设计 | 第54-55页 |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5-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