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球类运动论文--排球论文

排球二传跳传球动作的运动学与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17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相关研究综述第9-15页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9页
        1.2.2 二传跳传球动作方法的有关研究第9页
        1.2.3 排球运动员起跳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第9-14页
        1.2.4 小结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第15-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页
        1.3.3 选题依据第15-17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7-26页
    2.1 研究对象第17页
    2.2 研究方法第17-26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17-18页
        2.2.2 专家访谈法第18页
        2.2.3 测试法第18-22页
        2.2.4 数理统计法第22页
        2.2.5 数据解析第22-24页
        2.2.6 原地跳传球动作阶段的划分第24-26页
3 研究结果第26-37页
    3.1 运动学结果第26-34页
        3.1.1 预蹲阶段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第26-28页
        3.1.2 蹬伸阶段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第28-29页
        3.1.3 预蹲和蹲伸阶段时间和身体重心高度第29-31页
        3.1.4 上升期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第31-32页
        3.1.5 腾空上升期时间和身体重心高度第32页
        3.1.6 落地阶段身体环节的运动学特征第32-34页
    3.2 表面肌电图结果第34-37页
        3.2.1 预蹲阶段相关肌肉激活水平第34-35页
        3.2.2 蹬伸阶段相关肌肉激活水平第35-37页
4 分析与讨论第37-44页
    4.1 预蹲阶段运动学和肌电图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37-38页
    4.2 蹬伸阶段运动学和肌电图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38-40页
    4.3 腾空上升期运动学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0-41页
    4.4 落地阶段运动学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1-42页
    4.5 预蹲和蹲伸阶段时间和身体重心高度分析第42-44页
5 结论与建议第44-45页
    5.1 结论第44页
    5.2 建议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5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0-51页
附录一 访谈提纲第51-53页
附录二 部分运动学原始数据第53-55页
附录三 部分肌电原始数据第55-57页
附录四 部分测试现场图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打磨转速与磨石粒度对钢轨材料去除行为影响研究
下一篇:轴重和速度对轮轨材料滚动磨损与损伤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