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安全公司诉周鸿祎名誉侵权案的法律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案情回顾及争议焦点 | 第8-12页 |
1.1 案情简介 | 第8页 |
1.2 审理经过 | 第8-10页 |
1.3 本案的争议焦点 | 第10-12页 |
1.3.1 本案中权利定性的争议 | 第10页 |
1.3.2 本案中侵权主体身份认定的争议 | 第10-11页 |
1.3.3 本案中侵权对象认定的争议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案件争议点的法律分析 | 第12-22页 |
2.1 关于权利之定性的法律分析 | 第12-17页 |
2.1.1 法人名誉权和商誉权的概念辨析 | 第12-13页 |
2.1.2 法人名誉权和商誉权的区分 | 第13-14页 |
2.1.3 不同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分析 | 第14-16页 |
2.1.4 本案应定性为商誉权侵权 | 第16-17页 |
2.2 关于侵权主体身份认定的法律分析 | 第17-18页 |
2.2.1 本案侵权行为属于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 | 第17-18页 |
2.2.2 本案侵权主体身份认定为职务行为 | 第18页 |
2.3 关于侵权对象认定的法律分析 | 第18-22页 |
2.3.1 诉的利益的内涵 | 第18-19页 |
2.3.2 本案中侵权对象的认定 | 第19-20页 |
2.3.3 本案对侵权对象认定的研究结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完善商誉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2-29页 |
3.1 确立商誉权的人格属性 | 第22-23页 |
3.2 完善对侵权主体的规定 | 第23-24页 |
3.3 完善商誉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 第24-25页 |
3.4 完善商誉权的法律责任承担方式 | 第25-27页 |
3.5 建构诉讼法上诉的利益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