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驾驶员危险感知的界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2页 |
2.1 驾驶员危险感知的界定 | 第17页 |
2.2 驾驶员危险感知的分类 | 第17-19页 |
2.2.1 对显性危险源的感知 | 第18页 |
2.2.2 对潜在危险源的感知 | 第18-19页 |
2.3 驾驶员危险感知的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2.3.1 外部因素 | 第19-20页 |
2.3.2 内部因素 | 第20-22页 |
第3章 危险感知评价指标及方法的构建 | 第22-37页 |
3.1 评价的基本流程 | 第22-23页 |
3.2 危险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32页 |
3.2.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3.2.2 驾驶“感知”环节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5-27页 |
3.2.3 驾驶“决策”环节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7-29页 |
3.2.4 驾驶“操控”环节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9-30页 |
3.2.5 “车辆运行”环节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0-32页 |
3.3 危险感知评价方法 | 第32-35页 |
3.3.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第32-33页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4页 |
3.3.3 评价指标的合成 | 第34-35页 |
3.3.4 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驾驶员危险感知测评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54页 |
4.1 驾驶员危险感知测评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37-39页 |
4.1.1 驾驶模拟器 | 第37-39页 |
4.1.2 眼动仪 | 第39页 |
4.2 驾驶员危险感知测评系统交通场景的设计与生成 | 第39-45页 |
4.2.1 交通场景的设计 | 第39-43页 |
4.2.2 交通场景的生成 | 第43-44页 |
4.2.3 交通场景的导入 | 第44-45页 |
4.3 驾驶员危险感知测评系统中各交通场景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45-49页 |
4.4 驾驶员危险感知评估软件 | 第49-52页 |
4.4.1 评估软件设计方案 | 第49-50页 |
4.4.2 评估软件界面的设计 | 第50-52页 |
4.5 驾驶员危险感知测评系统的测试流程 | 第52-54页 |
第5章 驾驶员危险感知测评实例 | 第54-69页 |
5.1 测试人员的选取 | 第54页 |
5.2 实例数据的提取 | 第54-56页 |
5.3 实例数据的处理 | 第56-69页 |
5.3.1 评价指标原始值的统计 | 第56-58页 |
5.3.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第58-60页 |
5.3.3 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 | 第60-62页 |
5.3.4 综合测评结果 | 第62-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