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城镇化及其效率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3.1 国外城镇化及其效率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城镇化及其效率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支撑 | 第21-27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非期望产出 | 第21页 |
2.1.2 城镇化 | 第21-23页 |
2.1.3 城镇化效率 | 第23页 |
2.2 基础理论支撑 | 第23-27页 |
2.2.1 外部性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投入产出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重庆市城镇化效率测度与分析 | 第27-51页 |
3.1 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8-34页 |
3.2.1 传统的DEA模型 | 第29-30页 |
3.2.2 改进的效率测度方法: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 | 第30-33页 |
3.2.3 σ 收敛 | 第33页 |
3.2.4 绝对 β 收敛 | 第33-34页 |
3.3 指标的选取 | 第34-38页 |
3.3.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4页 |
3.3.2 指标选取说明 | 第34-36页 |
3.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6-38页 |
3.4 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3.4.1 重庆市城镇化效率总体分析 | 第41-42页 |
3.4.2 重庆市县域城镇化效率空间分布差异 | 第42-43页 |
3.4.3 重庆市不同分区城镇化效率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3.4.4 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44-45页 |
3.5 效率损失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3.6 收敛趋势分析 | 第47-51页 |
3.6.1 σ 收敛分析 | 第47-49页 |
3.6.2 绝对 β 收敛分析 | 第49-51页 |
第4章 城镇化效率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第51-61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51-55页 |
4.1.1 空间权重矩阵 | 第51-52页 |
4.1.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2-54页 |
4.1.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4.2 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第55-61页 |
4.2.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第55-56页 |
4.2.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第56-61页 |
第5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61-65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2-63页 |
5.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63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