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银行信用评级中的不平衡分类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银行信用评级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不平衡分类问题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面临的挑战第18-19页
    1.4 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第19-21页
        1.4.1 主要工作第19-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创新点第21页
    1.6 论文结构安排第21-22页
    1.7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数据挖掘及银行信用评级第23-32页
    2.1 数据挖掘概述第23-28页
        2.1.1 数据挖掘的概念第23页
        2.1.2 数据挖掘的任务第23-25页
        2.1.3 数据挖掘的意义第25页
        2.1.4 数据挖掘的过程第25-27页
        2.1.5 数据挖掘常用算法第27-28页
    2.2 信用评级概述第28-29页
        2.2.1 信用及信用评级的概念第28-29页
        2.2.2 信用评级的发展和主要方法第29页
    2.3 基于数据挖掘的银行信用评级第29-31页
        2.3.1 基于数据挖掘的银行信用评级的可行性第29-30页
        2.3.2 基于数据挖掘的银行信用评级的优势第30页
        2.3.3 基于数据挖掘的银行信用评级的过程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不平衡分类问题第32-52页
    3.1 不平衡分类问题概述第32页
    3.2 基于数据层面的应用第32-35页
        3.2.1 欠采样方法第32-33页
        3.2.2 过采样方法第33-35页
        3.2.3 混合采样方法第35页
    3.3 基于算法层面的应用第35-40页
        3.3.1 集成学习算法第36-39页
        3.3.2 代价敏感学习算法第39-40页
    3.4 基于数据层面和算法层面的混合应用第40-41页
        3.4.1 RUSBoost算法第40-41页
        3.4.2 SMOTEBoost算法第41页
        3.4.3 HSBoost算法第41页
    3.5 基分类器第41-48页
        3.5.1 决策树第41-45页
        3.5.2 支持向量机第45-48页
    3.6 基于RHSBoost算法的模型第48-51页
        3.6.1 改进的ROSE方法第48-49页
        3.6.2 RHSBoost算法第49-50页
        3.6.3 模型第50-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第52-65页
    4.1 实验数据第52-53页
    4.2 实验设计第53页
    4.3 分类模型评价指标第53-56页
        4.3.1 准确率第54-55页
        4.3.2 召回率第55页
        4.3.3 F值第55页
        4.3.4 G-mean第55页
        4.3.5 ROC曲线及AUC值第55-56页
        4.3.6 PR曲线第56页
    4.4 采样方法有效性验证第56-60页
    4.5 集成学习算法有效性验证第60-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RHSBoost算法在银行信用评级中的应用第65-74页
    5.1 数据集的描述第65-66页
    5.2 数据集的预处理第66页
        5.2.1 缺失值及噪声处理第66页
        5.2.2 数据集归一化处理第66页
    5.3 模型构建和实验说明第66-67页
        5.3.1 模型构建第66-67页
        5.3.2 实验说明第67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获取和预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准分子激光辐照氮化镓外延片及其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