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精确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ROM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9页 |
1.1.2 ROM在伤残鉴定领域的应用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的测量技术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的测量技术 | 第13-15页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3.2 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学研究 | 第18-31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关节及其运动方式 | 第18-23页 |
2.2.1 解剖学姿势 | 第18页 |
2.2.2 解剖学平面和坐标系 | 第18-20页 |
2.2.3 关节和关节角度 | 第20页 |
2.2.4 关节的运动方式 | 第20-23页 |
2.3 本文对关节活动度的表示方式 | 第23-31页 |
2.3.1 欧拉角的定义 | 第24-25页 |
2.3.2 关节坐标系 | 第25-31页 |
第三章 关节活动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 第31-36页 |
3.1 系统框架 | 第31-33页 |
3.2 硬件组成 | 第33-35页 |
3.2.1 NDI Polaris Vicra | 第33-34页 |
3.2.2 医用体膜 | 第34-35页 |
3.3 软件平台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算法设计及软件实现 | 第36-49页 |
4.1 技术要求 | 第36页 |
4.2 设计思路 | 第36-41页 |
4.3 算法设计 | 第41-44页 |
4.3.1 标记点匹配算法 | 第41-42页 |
4.3.2 计算旋转矩阵 | 第42-43页 |
4.3.3 消除关节连锁运动引起的误差 | 第43-44页 |
4.4 软件实现 | 第44-49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49-57页 |
5.1 实验 | 第49-54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5.1.2 实验方案 | 第50-52页 |
5.1.3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5.2 分析 | 第54-57页 |
5.2.1 精度验证实验的分析 | 第54-55页 |
5.2.2 重复性验证实验的分析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及相关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