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的城市运营样本分析及相关影响要素初探--以深圳市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和前海合作区为样本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高复合度、高密度的城市对其运营模式提出新要求第10-11页
        1.1.2 城市运营商逐渐成为房地产公司转型的一种趋势第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第11-13页
        1.2.2 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第13-15页
        1.2.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第15页
    1.3 文章创新点第15-17页
    1.4 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7-21页
        1.4.1 城市运营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7-19页
        1.4.2 城市运营商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9页
        1.4.3 城市核心区的内涵第19-20页
        1.4.4 复合型城市的内涵第20页
        1.4.5 复合型城市与城市运营的关系第20-21页
        1.4.6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21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1.5.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5.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3-25页
        1.6.1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6.2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4-25页
第2章 国内外城市运营案例研究第25-39页
    2.1 国外城市运营案例研究第25-32页
        2.1.1 拉斯维加斯城市运营案例研究第25-28页
        2.1.2 拉德芳斯城市运营案例研究第28-31页
        2.1.3 国外案例小结第31-32页
    2.2 国内城市运营案例研究第32-37页
        2.2.1 青岛城市运营案例研究第32-34页
        2.2.2 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运营案例研究第34-36页
        2.2.3 国内案例小结第36-37页
    2.3 国内外城市运营案例总结第37-39页
第3章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的城市运营样本研究第39-111页
    3.1 样本选取第39-41页
        3.1.1 样本选取背景第39页
        3.1.2 样本选取目的第39页
        3.1.3 样本选取原则第39-41页
    3.2 样本一: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的城市运营研究第41-70页
        3.2.1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的基本概况第42-44页
        3.2.2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的发展历程第44-47页
        3.2.3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公共空间特征分析第47-53页
        3.2.4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标高统筹分析第53-59页
        3.2.5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标识统筹分析第59-63页
        3.2.6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活力营造情况第63-65页
        3.2.7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城市运营的不足第65-66页
        3.2.8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运营管理组织架构分析第66-69页
        3.2.9 样本一小结第69-70页
    3.3 样本二:前海合作区的城市运营研究第70-107页
        3.3.1 前海合作区发展概况第71-74页
        3.3.2 前海合作区开发与运营的创新分析第74-76页
        3.3.3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单元开发模式分析第76-81页
        3.3.4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地下空间统筹分析第81-86页
        3.3.5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地下停车场统筹——以十九单元03街坊为例第86-90页
        3.3.6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慢行系统分析第90-95页
        3.3.7 基于城市运营背景下的水系统统筹分析第95-102页
        3.3.8 前海合作区运营的诉求第102-103页
        3.3.9 前海合作区运营管理组织架构分析第103-106页
        3.3.10 样本二小结第106-107页
    3.4 样本总结第107-111页
        3.4.1 样本之间的对比分析第107-108页
        3.4.2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探究第108-110页
        3.4.3 样本引发关于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几点思考第110-111页
第4章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相关影响要素分析第111-145页
    4.1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的运营主体影响分析第111-116页
        4.1.1 政府机构第111-113页
        4.1.2 城市运营商第113-115页
        4.1.3 研发机构第115-116页
    4.2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的运营内容影响分析第116-142页
        4.2.1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TOD理念下的P+R模式影响分析第116-119页
        4.2.2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物质空间影响分析第119-128页
        4.2.3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人文系统分析第128-131页
        4.2.4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产业升级分析第131-135页
        4.2.5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分析第135-137页
        4.2.6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互联网发展动态第137-142页
    4.3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的运营模式分析第142-145页
        4.3.1 政府主导的运营模式分析第142-143页
        4.3.2 企业主导的运营模式分析第143页
        4.3.3 公私合作的运营模式分析第143-145页
第5章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相关问题的初步思考第145-155页
    5.1 基于样本分析与要素提取的城市运营主要问题及初步思考第145-149页
        5.1.1 P+R交通发展模式探讨第146页
        5.1.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研究第146-147页
        5.1.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运营探究第147-148页
        5.1.4 城市水廊道系统研究第148页
        5.1.5 城市人文活动运营探究第148-149页
        5.1.6 地下停车场一体化运营模式初探第149页
        5.1.7 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探索第149页
    5.2 有待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相关问题第149-152页
        5.2.1 研究样本的广度及调研的深度有待拓展第149-150页
        5.2.2 城市运营的研究工作及其长期性有待重视第150页
        5.2.3 政府与政府投资的城市运营商的权责界限第150-151页
        5.2.4 城市的土地管理制度有待创新第151页
        5.2.5 城市立体空间的产权界定新标准第151-152页
        5.2.6 地下停车场的管理模式有待创新第152页
    5.3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研究空白点第152-154页
        5.3.1 建立健全的城市运营相关法律法规第152页
        5.3.2 推行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激励政策第152-153页
        5.3.3 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对接机制和反馈机制第153页
        5.3.4 构建城市绿地与公共建筑的混合利用模式第153-154页
    5.4 复合型城市核心区运营的相关问题研究框架初步搭建第154-155页
第6章 结语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8-159页
致谢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压缩感知的荧光显微序列亚细胞生物粒子识别
下一篇:关节活动度精确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