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6-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通信协议概述 | 第20-42页 |
2.1 FC协议概述 | 第20-24页 |
2.1.1 FC协议特征 | 第20页 |
2.1.2 FC协议的分层结构 | 第20-22页 |
2.1.3 FC扩展链路服务ELS | 第22-24页 |
2.2 以太网及TCP/IP协议概述 | 第24-34页 |
2.2.1 TCP/IP协议分层结构 | 第24-26页 |
2.2.2 数据帧结构及数据封装与分用 | 第26-29页 |
2.2.3 以太网单播、多播 | 第29-33页 |
2.2.4 socket网络编程相关技术 | 第33-34页 |
2.3 Serial Rapid IO协议概述 | 第34-40页 |
2.3.1 Serial Rapid IO协议分层结构 | 第34-36页 |
2.3.2 IO逻辑操作与消息操作 | 第36-40页 |
2.4 Rocket IO自定义协议概述 | 第40-42页 |
2.4.1 Rocket IO协议特点 | 第40页 |
2.4.2 自定义数据包格式 | 第40-42页 |
3 FC与IP网络协议桥接方案设计 | 第42-68页 |
3.1 功能概述 | 第42-45页 |
3.2 硬件整体方案介绍 | 第45-47页 |
3.3 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 第47-49页 |
3.3.1 软件结构图 | 第47-48页 |
3.3.2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8-49页 |
3.4 以太网收发模块 | 第49-53页 |
3.4.1 以太网数据接收模块 | 第49-52页 |
3.4.2 以太网数据发送模块 | 第52-53页 |
3.5 FC收发模块 | 第53-57页 |
3.5.1 FC接收模块 | 第53-56页 |
3.5.2 FC发送模块 | 第56-57页 |
3.6 桥接表管理模块 | 第57-62页 |
3.6.1 桥接表管理 | 第57-61页 |
3.6.2 桥接表查找方式 | 第61-62页 |
3.6.3 桥接表操作接口 | 第62页 |
3.7 网络安全管理模块 | 第62-66页 |
3.8 FC链路状态监测 | 第66-68页 |
4 FC与高速串行协议桥接方案设计 | 第68-98页 |
4.1 功能概述 | 第68-72页 |
4.2 硬件整体设计方案 | 第72-74页 |
4.3 软件整体设计方案 | 第74-78页 |
4.3.1 软件架构图 | 第74-76页 |
4.3.2 工作流程 | 第76-78页 |
4.4 功能配置模块 | 第78-79页 |
4.5 Rapid IO注册注销模块 | 第79-82页 |
4.6 协议转换处理模块 | 第82-85页 |
4.6.1 Rapid IO转FC协议处理模块 | 第82-83页 |
4.6.2 FC转Rapid IO协议处理逻辑 | 第83-84页 |
4.6.3 FC-Rocket IO协议处理模块 | 第84-85页 |
4.7 桥接表管理模块 | 第85-95页 |
4.7.1 桥接表管理 | 第85-92页 |
4.7.2 FC-Rapid IO路由查找设计 | 第92-94页 |
4.7.3 桥接表操作接口 | 第94-95页 |
4.8 网络安全管理模块 | 第95页 |
4.9 FC链路状态监测 | 第95-98页 |
5 实验结果测试与分析 | 第98-122页 |
5.1 FC-IP网络协议转换测试 | 第98-109页 |
5.1.1 测试设备 | 第98页 |
5.1.2 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 第98-109页 |
5.2 FC-Rapid IO协议转换测试 | 第109-120页 |
5.2.1 测试设备 | 第109页 |
5.2.2 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 第109-120页 |
5.3 FC-Rocket IO协议转换测试 | 第120-12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作者简历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