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铝有机酸废水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废水中铝的形态 | 第11-13页 |
1.2.1 废水中铝的危害 | 第11页 |
1.2.2 废水中铝的形态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21页 |
1.3.1 化学沉淀法处理废水中的铝 | 第13-16页 |
1.3.2 絮凝沉淀法处理废水中的铝 | 第16-19页 |
1.3.3 离子交换法处理废水中的铝 | 第19-20页 |
1.3.4 膜分离法 | 第20页 |
1.3.5 其他方法处理废水的铝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23-29页 |
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装置 | 第23-25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3-25页 |
2.2 水质指标分析 | 第25-28页 |
2.2.1 废水pH的测定 | 第25页 |
2.2.2 废水COD的测定 | 第25页 |
2.2.3 废水浊度的测定 | 第25页 |
2.2.4 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5 废水中铝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2.6 水中有机酸的测定 | 第27-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以碳酸氢根为沉淀剂处理含铝废催化剂废水 | 第29-37页 |
3.1 沉淀剂选择及实验方法 | 第2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3.2.1 最佳沉淀剂的选择 | 第29-32页 |
3.2.2 物料投加顺序对废水中铝去除率的影响 | 第32页 |
3.2.3 废水pH值对废水中铝去除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碳酸氢钠用量对废水中铝去除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5 废水温度对铝去除率的影响 | 第34页 |
3.2.6 反应时间对废水中铝去除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7 陈化时间对废水中铝的去除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采用碳酸氢钠处理废水分析结果 | 第36页 |
3.4 本节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不同碱性化学沉淀剂处理废催化剂废水 | 第37-44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4.2.1 最佳反应试剂的筛选 | 第38-39页 |
4.2.2 不同A,B液体积比对铝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4.2.3 不同pH对铝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4 不同反应温度对铝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5 不同沉降时间对铝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1页 |
4.2.6 第二类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 第41-43页 |
4.3 废催化剂复活废水分析结果 | 第43页 |
4.4 本节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离子交换法处理废催化剂复活废水研究 | 第44-56页 |
5.1 实验准备 | 第44-45页 |
5.1.1 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 第44页 |
5.1.2 实验步骤 | 第44-45页 |
5.1.3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 第45页 |
5.2 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工艺参数优化 | 第45-47页 |
5.2.1 树脂的筛选 | 第45-46页 |
5.2.2 pH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6页 |
5.2.3 离子交换时间对铝元素处理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 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工艺参数优化 | 第47-49页 |
5.3.1 流速对铝元素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5.3.2 高径比对铝元素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5.4 离子交换法处理废催化剂复活废水分析结果 | 第49-52页 |
5.5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考察动态实验 | 第52-54页 |
5.5.1 流速对饱和树脂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53页 |
5.5.2 再生液浓度对饱和树脂洗脱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5.6 离子交换法处理洗脱液分析结果 | 第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小中试试验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