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4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2.1 极限平衡法的基本理论 | 第13-14页 |
1.2.2 极限平衡理论的研究发展 | 第14-16页 |
1.2.3 MP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4 搜索最危险滑裂面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 第21-24页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2-24页 |
第2章 传统MP法及其求解过程 | 第24-31页 |
2.1 MP法的基本理论 | 第24-28页 |
2.2 传统MP法的求解方式 | 第28-29页 |
2.3 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改进后的二维MP法 | 第31-44页 |
3.1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 | 第31-37页 |
3.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31-33页 |
3.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33-37页 |
3.1.3 遗传算法的优点 | 第37页 |
3.2 结合遗传优化算法的改进MP法 | 第37-41页 |
3.2.1 改进MP法的适应度函数 | 第37-40页 |
3.2.2 改进MP法的遗传优化求解过程 | 第40-41页 |
3.3 小结 | 第41-44页 |
第4章 最危险滑裂面的搜索方法 | 第44-52页 |
4.1 滑裂面的模拟策略 | 第44-47页 |
4.2 搜索最危险滑裂面的算法实现 | 第47-49页 |
4.3 最危险滑裂面搜索中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49-51页 |
4.3.1“空滑面”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第49-51页 |
4.3.2“左右倒置”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第51页 |
4.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基于改进MP法的计算程序的开发 | 第52-63页 |
5.1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52页 |
5.2 程序设计环境 | 第52-54页 |
5.3 程序的数据结构 | 第54-55页 |
5.4 程序主要内容和实现技术方法 | 第55-63页 |
5.4.1 程序界面设计 | 第55页 |
5.4.2 程序的主要功能模块 | 第55页 |
5.4.3 基本参数设置 | 第55-57页 |
5.4.4 边坡信息输入 | 第57页 |
5.4.5 单一滑裂面稳定性分析(定义滑裂面计算) | 第57-58页 |
5.4.6 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搜索最危险滑裂面) | 第58页 |
5.4.7 成果输出 | 第58页 |
5.4.8 部分功能模块的源代码 | 第58-63页 |
第6章 基于改进MP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3-79页 |
6.1 经典算例分析 | 第63-66页 |
6.1.1 澳大利亚计算机应用协会(ACADS)考核题 | 第63-64页 |
6.1.2 传统MP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64-65页 |
6.1.3 采用改进MP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65页 |
6.1.4 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6.2 鸟雀坪滑坡实例 | 第66-78页 |
6.2.1 滑坡基本概况图 | 第66页 |
6.2.2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66-67页 |
6.2.3 滑坡及不稳定堆积体基本特征 | 第67-69页 |
6.2.4 滑坡潜在变形模式分析 | 第69-72页 |
6.2.5 改进MP法的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第72-73页 |
6.2.6 基于改进MP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73-77页 |
6.2.7 改进MP法计算过程分析 | 第77-78页 |
6.3 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