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综述 | 第16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概述 | 第18-24页 |
2.1 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2.1.1 森林公安的职责和任务 | 第18-19页 |
2.1.2 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含义 | 第19页 |
2.1.3 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1.4 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法律依据 | 第20-21页 |
2.1.5 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意义 | 第21页 |
2.2 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2 激励理论 | 第22页 |
2.2.3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4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酒泉市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现状 | 第24-30页 |
3.1 酒泉市森林公安机构沿革 | 第24-25页 |
3.2 酒泉市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3.3 酒泉市森林公安的主要职责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酒泉市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8页 |
4.1 酒泉市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4.1.1 警力严重缺乏 | 第30页 |
4.1.2 素质参差不齐 | 第30-31页 |
4.1.3 管理体制不科学 | 第31页 |
4.1.4 从优待警水平低 | 第31-32页 |
4.1.5 考评体系不健全 | 第32页 |
4.2 对正规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4.2.1 警力来源及配备不合理 | 第32-33页 |
4.2.2 教育训练及整体素质偏低 | 第33-35页 |
4.2.3 隶属关系及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35页 |
4.2.4 优抚待遇落实不到位 | 第35-36页 |
4.2.5 考核监督体系不完善 | 第36-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对策 | 第38-54页 |
5.1 科学配备警力以增强队伍实力 | 第38-40页 |
5.1.1 合理规划编制 | 第38-39页 |
5.1.2 增加警力数量 | 第39-40页 |
5.1.3 强化基础建设 | 第40页 |
5.2 发展教育训练以提升队伍素质 | 第40-46页 |
5.2.1 严把进出口关 | 第40-42页 |
5.2.2 加强作风建设 | 第42-43页 |
5.2.3 强化教育培训 | 第43-45页 |
5.2.4 开展岗位练兵 | 第45页 |
5.2.5 建立教官队伍 | 第45-46页 |
5.3 完善管理体制以提高管理效能 | 第46-48页 |
5.3.1 改进双重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5.3.2 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 第47-48页 |
5.4 落实优抚政策以激发民警热情 | 第48-50页 |
5.4.1 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 第48-49页 |
5.4.2 提高民警职级待遇 | 第49-50页 |
5.5 建立科学考评体系以完善监督制约 | 第50-53页 |
5.5.1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50-51页 |
5.5.2 建立公正的平时考核制度 | 第51页 |
5.5.3 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 第51-53页 |
5.5.4 开辟外部监督渠道 | 第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