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全文框架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全文框架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 第11-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2 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高阶管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2.2.1 基金业绩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2.2 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关系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第3章 基金业绩评价体系 | 第22-28页 |
3.1 均值-方差模型 | 第22-23页 |
3.2 单因素模型 | 第23-26页 |
3.3 多因素模型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28-47页 |
4.1 数据说明 | 第28-30页 |
4.2 变量说明及模型设定 | 第30-34页 |
4.2.1 变量说明 | 第30-33页 |
4.2.2 模型的设定 | 第33-34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35-37页 |
4.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4.4 进一步分析 | 第39-47页 |
4.4.1 牛市行情下的市场检验 | 第40-41页 |
4.4.2 熊市行情下的市场检验 | 第41-43页 |
4.4.3 震荡市行情下的市场检验 | 第43-45页 |
4.4.4 三种行情的比较 | 第45-47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