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案例 | 第9-12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9-10页 |
(一)案例一 | 第9页 |
(二)案例二 | 第9-10页 |
二、案例存在的争议 | 第10-12页 |
(一)适用范围存在争议 | 第10-11页 |
(二)适用阶段存在争议 | 第11页 |
(三)监督、帮教制度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未成年人重罪案件适用和解 | 第12-20页 |
一、适用范围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12-13页 |
二、适用范围的分析 | 第13-16页 |
(一)类型 | 第13-14页 |
(二)危害程度 | 第14-15页 |
(三)悔罪表现 | 第15-16页 |
三、适用条件的分析 | 第16-18页 |
(一)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第16-17页 |
(二)被害人自愿和解 | 第17-18页 |
四、案例一可以适用刑事和解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未成年人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和解 | 第20-27页 |
一、适用阶段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二、侦查阶段 | 第21-22页 |
(一)和解的可行性 | 第21页 |
(二)和解的实施 | 第21-22页 |
三、审查起诉阶段 | 第22-23页 |
(一)和解的可行性 | 第22页 |
(二)和解的实施 | 第22-23页 |
四、审判阶段 | 第23-25页 |
(一)和解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二)和解的实施 | 第24-25页 |
五、案例二可以适用刑事和解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监督、帮教制度 | 第27-33页 |
一、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监督 | 第27-29页 |
(一)缺乏监督机制 | 第27页 |
(二)检察机关的监督 | 第27-28页 |
(三)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 | 第28-29页 |
二、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帮教 | 第29-32页 |
(一)缺乏帮教措施 | 第29-30页 |
(二)未成年人帮教转化制度 | 第30-31页 |
(三)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 第31-32页 |
三、案例一、案例二的相关制度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个人简历 | 第36-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