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传统中医学典籍对“半月板损伤”的记载 | 第14-15页 |
第二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早期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15页 |
第三节、补阳还五汤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临床研究 | 第19-28页 |
1、资料与方法 | 第19页 |
1.1、研究资料 | 第19页 |
1.2、研究方法 | 第19页 |
2、病例选择 | 第19-21页 |
2.1、中医诊断标准 | 第19页 |
2.2、中医证候分类 | 第19-20页 |
2.3、西医诊断标准 | 第20页 |
2.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分级标准 | 第20页 |
2.5、病例纳入标准 | 第20页 |
2.6、病例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2.7、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21页 |
3、患者一般资料 | 第21-22页 |
4、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4.1、方案 | 第22页 |
4.2、分组 | 第22-23页 |
4.3、手术方法 | 第23页 |
4.4、患者术后处理方法 | 第23页 |
4.5、试验药物 | 第23页 |
4.6、用药方法 | 第23-24页 |
4.7、指标观察 | 第24页 |
4.8、统计学方法 | 第24-25页 |
5、研究结果 | 第25-28页 |
5.1、实验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VAS 评分)的比较 | 第25页 |
5.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分的比较 | 第25-26页 |
5.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的比较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3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附录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