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的理论基础 | 第11-25页 |
(一) 有关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的理论纷争 | 第12-15页 |
1. 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肯定说 | 第12-13页 |
2. 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否定说 | 第13-14页 |
3. 理论纷争下的评析 | 第14-15页 |
(二) 作者精神权利的本质解读 | 第15-25页 |
1. 作者精神权利是人身权——有违逻辑 | 第15-19页 |
2. 作者精神权利是财产权——值得商榷 | 第19-21页 |
3. 作者精神权利具有人身与财产双重属性 | 第21-25页 |
二、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的正当性 | 第25-35页 |
(一) 理论正当性 | 第25-26页 |
(二) 现实正当性 | 第26-35页 |
1. 应对数字技术挑战之应然选择 | 第26-32页 |
2. 提高经济效益之理性选择 | 第32-35页 |
三、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的立法现状 | 第35-38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规定 | 第35-36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规定 | 第36-37页 |
(三) 国际公约的规定 | 第37-38页 |
四、我国构建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制度的困境及立法构想 | 第38-47页 |
(一) 我国构建作者精神权利合理使用制度的困境 | 第38-40页 |
(二) 立法构想 | 第40-47页 |
1. 立法模式 | 第40-41页 |
2. 考虑因素 | 第41-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