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5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3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5-17页
        1.5.1 研究难点第15页
        1.5.2 可能的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第17-22页
    2.1 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界定第17-18页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理论第18-19页
        2.2.1 地租理论第18页
        2.2.2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第18-19页
        2.2.3 规模经济理论第19页
    2.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与发展第19-22页
        2.3.1 限制土地流转政策阶段:1978-1983年第20页
        2.3.2 土地流转政策探索阶段:1984-1998年第20-21页
        2.3.3 土地流转政策完善阶段:1999-2008第21页
        2.3.4 土地流转政策创新阶段:2008年至今第21-22页
第3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框架第22-29页
    3.1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涉及的要素第22-25页
        3.1.1 农村土地流转的载体——农地与土地产权第22-23页
        3.1.2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受让双方与农业经营人才第23页
        3.1.3 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土地流转市场第23-24页
        3.1.4 农村土地流转的保障——交易资金第24-25页
    3.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框架第25-29页
        3.2.1 农地产权政策第25-26页
        3.2.2 土地流转市场交易政策第26-27页
        3.2.3 权益保护类流转政策第27-28页
        3.2.4 农业经营人才与资金保障政策第28-29页
第4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第29-40页
    4.1 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现状第29-34页
        4.1.1 土地流转市场交易政策第32-33页
        4.1.2 权益保护类流转政策第33页
        4.1.3 农业经营人才与资金保障政策第33-34页
    4.2 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探索:地票交易政策第34-37页
        4.2.1 地票交易的基本过程第34-36页
        4.2.2 地票交易政策的特点分析第36-37页
    4.3 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评价第37-40页
        4.3.1 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成就第37-38页
        4.3.2 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不足之处第38-40页
第5章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建议第40-49页
    5.1 台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经验第40-44页
        5.1.1 台湾地区农会组织发达第40-42页
        5.1.2 台湾地区农地银行政策第42-44页
    5.2 完善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建议第44-49页
        5.2.1 细化农地产权政策第44-45页
        5.2.2 完善土地流转交易政策第45-46页
        5.2.3 强化权益保护类政策第46页
        5.2.4 补充农业经营人才政策第46-47页
        5.2.5 制定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第47页
        5.2.6 鼓励土地流转政策创新性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沉积物对产出水中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振动传递特性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