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相关研究的历史脉络 | 第8-10页 |
1.1.1 建国初至文化大革命前(1949 年-1966 年) | 第8页 |
1.1.2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 年-1976 年) | 第8-9页 |
1.1.3 改革开放以后(1978 年-至今) | 第9页 |
1.1.4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4.1 从政治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11页 |
1.4.2 从组织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11-12页 |
1.4.3 从活动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12页 |
1.4.4 从网络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12-13页 |
1.4.5 从育人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6 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6.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6.2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2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和成果分析 | 第14-18页 |
2.1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 第14-17页 |
2.1.1 通过举办团员大会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14页 |
2.1.2 通过设立学生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第14-16页 |
2.1.3 通过开设校内“第二课堂”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第16页 |
2.1.4 通过组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 第16-17页 |
2.1.5 借助网络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第17页 |
2.2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分析 | 第17-18页 |
2.2.1 高校学子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 第17-18页 |
2.2.2 高校学子的文化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 | 第18页 |
2.2.3 高校学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不断的挖掘 | 第18页 |
3 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 第18-24页 |
3.1 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 第18-20页 |
3.1.1 教育机制的更新 | 第18-19页 |
3.1.2 网络技术的应用 | 第19-20页 |
3.2 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20-24页 |
3.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 第20-21页 |
3.2.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 第21-22页 |
3.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需要进一步加大 | 第22-24页 |
3.2.4 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24页 |
4 加强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对策 | 第24-30页 |
4.1 开办“青马工程”,增强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时效性 | 第24-27页 |
4.1.1“青马工程”实施的成效分析 | 第25-26页 |
4.1.2 开办“青马工程”增强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时效性 | 第26-27页 |
4.2 创新新途径,提升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 | 第27-28页 |
4.2.1“寓教育于活动”,创新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 第27-28页 |
4.2.2 以网络为媒介,增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号召力 | 第28页 |
4.3 完善队伍建设,提高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凝聚力 | 第28-30页 |
4.3.1 建设专兼结合的团干部队伍 | 第29页 |
4.3.2 形成激励为主的组织机制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共青团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调研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作者简介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