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1.1.1 臭氧层破坏 | 第13-14页 |
1.1.2 温室效应加剧 | 第14-15页 |
1.2 HFCs制冷剂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1.3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研究 | 第17-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系统 | 第21-36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1.1 流动量热法 | 第21-22页 |
2.1.2 热弛豫法 | 第22-24页 |
2.1.3 准稳态量热法 | 第24-26页 |
2.2 实验系统 | 第26-30页 |
2.2.1 量热仪 | 第26-27页 |
2.2.2 制冷剂测量池 | 第27-28页 |
2.2.3 压力平衡单元 | 第28-29页 |
2.2.4 测控装置 | 第29-30页 |
2.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 第30-32页 |
2.3.1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2.3.2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2.4 系统验证实验 | 第32-35页 |
2.4.1 苯验证实验 | 第32页 |
2.4.2 HCFC-22验证实验 | 第32-33页 |
2.4.3 DME验证实验 | 第33-34页 |
2.4.4 不确定度分析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HFCs纯质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61页 |
3.1 HFCs纯质制冷剂的实验结果 | 第36-50页 |
3.1.1 实验结果 | 第36-45页 |
3.1.2 实验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 第45-50页 |
3.2 回归方程与饱和液体比热容 | 第50-53页 |
3.2.1 回归方程形式与精度 | 第50-52页 |
3.2.2 饱和液体比热容的外推计算 | 第52-53页 |
3.3 实验数据与现有状态方程间的比较与分析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61页 |
第四章 基于对应状态原理的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模型 | 第61-90页 |
4.1 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模型 | 第61-70页 |
4.1.1 立方型方程 | 第61-63页 |
4.1.2 多参数专用状态方程 | 第63-65页 |
4.1.3 微扰理论 | 第65-68页 |
4.1.4 分子模拟 | 第68-70页 |
4.2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的对应状态方程 | 第70-88页 |
4.2.1 对应状态原理 | 第70-75页 |
4.2.2 对应状态方程在液体定压比热容中的应用 | 第75-79页 |
4.2.3 HFCs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方程的建立 | 第79-85页 |
4.2.4 对应状态方程计算精度 | 第85-8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HFCs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研究 | 第90-109页 |
5.1 HFCs混合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 第90-93页 |
5.2 定压比热容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混合物的理论基础 | 第93-102页 |
5.2.1 随机混合 | 第94-95页 |
5.2.2 范德华虚拟参数 | 第95-96页 |
5.2.3 交叉相互作用 | 第96-97页 |
5.2.4 半经验混合法则 | 第97-100页 |
5.2.5 应用于液体定压比热容对应状态方程的不同混合法则 | 第100-102页 |
5.3 HFC-32+HFO-1234ze(E)的液体定压比热容测量 | 第102-104页 |
5.4 对应状态方程应用于混合制冷剂液体定压比热容计算 | 第104-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123-124页 |